东北网牡丹江7月19日讯 初中时,为帮妈妈的饼店能正常经营,他早上7点就起床做饼;高考前,为了考出优异成绩,他每晚都学到后半夜。如今,高考取得577分的市第一中学的刘星全,为了实现大学梦想,正准备出去打工,为自己挣学费。
爸爸爷爷有病
家里生活艰难
刘星全来自一个低保家庭,父母都没有工作,全家仅靠妈妈开的一个小饼店维生。记者与刘星全的联系全靠他的爸爸转达,因为刘星全至今没有自己的手机,妈妈曾想给他买个便宜的,但刘星全还是觉得很浪费。刘星全说,其实妈妈是家里的唯一劳动力,因为爸爸的手、脚均有残疾。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刘星全上初一那年,他的爷爷因患脑出血而瘫痪在床。此时,爸爸和爷爷都需要人照顾。看到爷爷生活不能自理,星全便每天给爷爷接屎、接尿。“同龄的孩子还得父母照看,可孙子却要伺候我。”每每此时,爷爷的眼里总是泛着泪花。
看到爷爷和爸爸那痛苦的模样,小星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学医,不仅为家人解除痛苦,也要为别的贫困病人做点事。于是,今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医学专业。
白天忙着做饼
晚上挑灯夜读
多年前,刘星全父亲的手指曾经断过,后来他的脚又因病在两年内做了3次手术。本来已经养好病,但因他急于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就跑去为别人卸车,结果不小心从车上摔下,使脚后跟骨折。这时,刘星全正上初二,父亲受伤后,家里少了一个主要“劳力”,为了能让妈妈的饼店开张经营,在那个暑假里,刘星全白天7点到店里和面做饼,忙碌到晚上6点,回到家里再挑灯夜读,经常是一学就学到后半夜。
准备打工挣钱
实现心中梦想
为了圆自己的学医梦想,也为了让家庭早日摆脱贫困,刘星全的高中生活里就只有两个字——学习。
为了挤出时间学习,中午他很少去食堂吃饭,在大家午睡时,他坐到最后一排做题。上高三以后,每晚到家都要11点多钟,可他还要再学一个多小时才睡觉。早上不到5点半就起床,实在太困,就在上学的车上补一觉。刘星全说:“我不想浪费每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在大家下课放松的时候,我还在座位上做习题,为的就是把薄弱的物理学会。”他试着喜欢每一节课,并在每一节课上主动回答问题,为的就是不让自己犯困。
看着高考577分的成绩,刘星全知道,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虽然大学的学费还没着落,但他相信,办法总会有的。“我准备出去打工,一是锻炼自己,二是为家里减轻些负担,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展翅飞翔。”刘星全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