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日讯 (记者 王蕊) 按照省教育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安排,8月1日,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梅作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会上,徐梅提出,干好事业要有好干部,好干部要有好作风。教育系统的每一位干部都应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真正养成好作风,努力成为好干部。

徐梅认为,干事业需要好干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时代任务,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在经济基础薄弱,穷省办大教育的艰难情况下,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发展。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和全新挑战,我省教育系统必须建立一支素质全面、作风优良、勇于创新、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凝聚和带领全省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劲,同心同德、攻坚克难,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梅作专题辅导报告。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前提、是保障。徐梅认为,作风是个综合反映,既是思想上的认识,也是学习上的态度;既是工作上的反映,也是生活中的习惯。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作风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反映的是党性,体现的是修养,展现的是形象,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关系民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徐梅提出,好干部要具备好的思想作风、好的学风、好的工作作风、好的领导作风、好的生活作风。省教育厅的每一位干部都应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好作风的实践者、传承者、发扬者。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唯在用人。选好用好干部,不仅关系到事业发展,更关系到干部队伍的人心聚散。形成好的选人用人导向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结合我省教育工作实际,徐梅认为,省教育厅未来一个时期选拔任用干部,要特别突出重品德、重实绩、重公认三个导向。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导向,在教育厅要形成一种风气,让品行端正、作风过硬的干部受重用,必须始终坚持把“德”放在干部选用首位,将“德”的评价结果作为选用干部的“硬杠”,努力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良好用人氛围;突出“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导向,将真抓实干、能干成事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思想,逐步形成有利于“实干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一系列举措,彻底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在全厅乃至全省教育战线干部中形成一种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突出“尊重民意、群众公认”的导向,选准用好人,必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切实处理好群众公认与“老好人”和拉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党管干部与群众路线的关系,确保民主评议工作风清气正,努力在全厅干部中形成务实为民、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浓厚氛围。
专题辅导报告开始前,省教育厅组织学习观看了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专题片《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