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秋捡与养母赵丹
东北网8月4日讯在央视《舞出我人生》的舞台上,励志故事很多,来自哈尔滨的聋哑舞者史秋捡的故事尤为感人。从小被父母遗弃的他,在养母的关爱下,不管生活如何困苦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舞蹈梦,最终站到梦想的舞台上。史秋捡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站在央视这个大舞台上,不是为了名利,是想告诉那些和他一样不幸的人,只要努力,人生就有希望。
苦命儿遇到慈母
7月23日下午,哈尔滨市残疾人活动中心三楼的活动室内,一个还略显稚气的男孩在场地中伴随着动感十足的舞曲,扭动、摆胯、旋转……他用标准的舞蹈动作将奔放、浪漫的斗牛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就是史秋捡,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很难将这个充满活力的舞者与先天聋哑儿联系到一起。
谈到史秋捡,母亲赵丹满脸的自豪。赵丹讲,这个孩子是她在秋天捡到的,所以取名秋捡。
1995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在哈市南岗客运站密集的人群里,赵丹忽然听到了一阵阵婴儿凄惨的哭声,循声望去,她发现在一个电话亭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八九个月大的弃婴。出于母爱的本能,她伸手把孩子抱在了怀里,从孩子身上找到了一张纸条,上写着:“因父母离异,孩子双耳聋,无力抚养,恳请好心人收留。孩子出生日期为1994年12月30日。”
赵丹说,孩子一看到她就笑,她觉得自己与这个孩子特别有缘,虽然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但她还是与丈夫商量后收养了这个孩子。带孩子四处求医,但都被告知孩子没有了治愈的希望。为了给秋捡治病,赵丹几乎用尽了家中的积蓄。此时,是否继续收养这个孩子,丈夫与赵丹发生了严重分歧,直至离婚。女儿也留给了赵丹,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这个善良而坚强的女人肩上,一家小小的馒头店成了全家人生活的唯一依靠。
一个月穿坏一双舞鞋
《舞出我人生》作为央视的一档大型励志节目,自今年4月开播以来,一路精彩“起舞”。郑少秋、撒贝宁、刘璇、周楚楚等一班明星,都在为一些追梦的草根之星努力着。在这些追梦的草根之星中,史秋捡无疑是耀眼的一颗。赵丹说,秋捡小的时候就对跳舞感兴趣,那时,每天傍晚在小区的广场上都会有许多人跳舞。虽然秋捡听不到音乐,但他满脸兴奋,经常拽着妈妈的手在旁边默默地跳着。
2007年,13岁的史秋捡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一档跳舞节目后,便向母亲打着手势说,自己想学跳舞。几天后,赵丹将秋捡送进了哈市的一家舞蹈学校。一个聋哑儿,要想跳出个样来,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非常人所能及。“秋捡练舞特别肯吃苦,正常的孩子练一遍,他就练五遍,而且回家后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站在镜子前练动作。”赵丹表示,国标舞的舞鞋是皮制的,秋捡一个月就能磨破一双。因为长时间练舞,秋捡的脚被磨出一片一片的水泡,旧伤变成了老茧,新的水泡又磨了出来,秋捡却从来没有说过疼。作为妈妈的赵丹,看在眼里,痛在心头。那段时间,每天晚上给秋捡脚上的伤口上药时,赵丹都低着头强忍着泪水。想到孩子以后可能有个好的未来,她只能坚强地忍着,所能做的是给孩子买一双最好的舞鞋,让孩子少受点苦。赵丹说:“多少次我都在心里默默想,不管秋捡的舞蹈跳到什么程度,她都会陪着孩子一直走下去。”
一套舞服穿三年
只为省钱有个家
现在只要不外出拍节目,史秋捡每天都到哈尔滨市残疾人活动中心练舞,风雨无阻。谈到秋捡的未来,赵丹表示,她现在北京开了一个小服装店维持家用抚养两个孩子,秋捡目前和姥姥生活在哈市,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哈市买了房子,然后再找一份舞蹈老师的工作。自从参加了《舞出我人生》这个节目后,秋捡就成为了名人,在网上拥有了很多“粉丝”,其中一些长期关注史秋捡的网友表示,从参加《舞出我人生》开始,史秋捡就场场穿着一套黑礼服,做妈妈的能不能给孩子换一套服装,不要总穿那一件。赵丹表示,她多次与秋捡说,想拿演出费的钱给秋捡做一套新衣裳,毕竟这一套黑舞服秋捡已经穿了3年多。可是每每提起这事时秋捡都会说“不要乱花钱了,留着买房子吧,那些人不了解咱们家的情况,我不需要那些。”
无声的世界,绝妙的舞姿,这不是单纯的肢体的优雅,这是心灵的语言,他在用舞蹈传递心中的声音给那些和他一样不幸的人以希望。赵丹说,前几天秋捡与她聊天时说,他之所以参加这些活动,并不是想挣钱、想当明星,他就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舞蹈,感动其他的聋哑孩子和那些孩子的家长,不要放弃他们,通过努力,他们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