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两小区年内启动垃圾分类试点 回收垃圾可兑换现金
2013-08-06 09:58:36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董艳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6日讯 生活垃圾又脏又臭,但其实里面宝贝不少,可回收利用的就能换现金、换奖品。下半年,哈市将试点垃圾分类,目前拟定在道里区两个小区试点,那里的居民将体验崭新的“现代环保生活”。

   “分类指导员”入户讲解分类方法

  道里区城管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已初步拟定在工农街道办事处所辖两个物业小区:“漫步巴黎”、“群力新苑”进行试点,涉及居民约一万户。

  啥是垃圾分类?有啥好处?都咋分?首先得向老百姓讲清楚才行。哈市要求在试点中加大宣传,重点是居民要学会分类方法和实践操作。

  目前,道里区已经向试点小区居民发出了关于垃圾分类的多种宣传品。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中,还“诞生”了一个新岗位:分类指导员。这绝对是个专业活计,他们要和社区管理者一起,发放资料、现场指导、入户指导,使居民亲身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同时,小区还要定期搞一些有奖知识问答活动。

  哈市还计划在学校增加垃圾分类等环保课程,引导孩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并以“小手拉大手”模式,促进成人垃圾分类意识提升。

   入户分类垃圾桶诀窍在于“双内胆”

  垃圾分类,贵在从源头上就把可回收、不可回收的资源分开,这样的“专用”设备是不可缺少的。有人疑惑,那是不是得在家里备好几种垃圾桶啊,太麻烦了。

  其实,为了创造我们的环保生活,点子是层出不穷的。哈市刚刚引进的入户分类垃圾桶,目前样式虽然还处于“保密”级别,但据有关人士透露,它只有一个桶,打开盖子,秘密在于有两个内胆:分别装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据了解,在入户分类的基础上,哈市还将建立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制,将指导和监督融于社区分类管理中,投放时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居民自觉进行分类。

   “垃圾”能在“回收超市”换钱换物

  在垃圾分类试点中,哈市将探索多种促进机制,适当增加激励或惩罚措施。比如,分阶段实施激励和惩罚措施,采用垃圾排放计量收费、厨余垃圾按量退费、分类积分换物等多形式激励机制。因地因时制宜,考虑是否增加惩罚措施,如公布分类黑榜、混合垃圾加倍收费等。

  哈市引进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将入驻试点小区。在道里区试点过程中,目前拟采取两套方案,作为对居民的激励措施。一种是在小区内或周边设“回收超市”,居民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拿到超市,兑换相应的等值奖品,奖品包括矿泉水、洗衣粉等物品,或是现金;第二种是企业“回收车”定时开进小区,为居民服务。

   生活中可回收资源主要有哪些?

  (1)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纸盒等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4)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等

  (5)布料:废弃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