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水晶街市场,一些业主欲出售商亭。

安宁街市场,亭前摊占据人行道。
黑龙江日报8月9日讯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安宁街市场里,一排欧式商亭矗立在街道的北侧,远远望去十分美观。可是当记者走上人行道却发现,所有“进亭”的商户只是将亭子做了仓库、厨房、休息间,无一例外地在亭外摆摊经营。“退路进亭”变成了“前摊后亭”。每个摊位上方搭设了用于遮风挡雨的棚子,摊床占据了人行道的大部分空间,只留下两米左右宽的过道供行人通行。对此,一位销售水果的业户说,商亭太小,不太适用,水果还是放在外面更容易招徕生意,到了冬天天冷时再进亭子里经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家经营炒货的商亭上贴有从5月24日休息到9月1日的告示,商亭大门紧锁,可是其门前的摊位却没有撤掉,仍然占据人行道。
退路进亭本是为了减小占道商户对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影响,可是安宁街市场的商贩虽进亭了,但是亭外设置的摊位却还占着人行道,反而占据了更多的公共空间。
费用高难承受
哈尔滨市道外区大水晶街也是退路进亭试点之一,一位“进亭”的商户说出自己苦与乐:以前没进亭的时候,每天风吹日晒的,下大雨时连躲的地方都没有。等进了亭,又有了新的烦恼:费用太高,花钱买断亭子后,每年还得再交占道费和各种税费,平均到每月近两千元的费用。相比之下,露天摆摊的商户每月只需交纳四五百元的税费。
据介绍,占道费、相关的税费按商亭的面积算,面积越大需缴纳的费用越多。市场内一些正在经营的商户对于过高的费用颇有怨言。多家进亭的商户也萌生了退意,纷纷在门上贴出了出售出兑的联系电话。记者以购买者的身份按照一个商亭上留下的电话号打过去进行询问,对方说12平方米的亭子,打算卖6万元。他还说,这商亭每年需交一万多元的占道费,每月七八百元的税费。
记者在大水晶街看到,欧式商亭的周围还分布着大量没有进亭的露天商贩,同样的黄瓜露天摊床销售价格是一元一斤,而十多米远的商亭内的价格就是两元一斤。一位露天经营的商贩表示,尽管市场内有多家商亭的业主正在售卖自己的亭子,但由于费用高等原因,他并没有进亭的打算。进亭业户竞争不过露天摊,经营起来很困难。
退路进亭应合理统筹
2010年针对商贩占道的乱象,哈尔滨市采取了退路进亭的试点做法。根据规划,统一建设样式美观、具有欧式风格的商亭,商亭设置在人行道上,业户一律在亭内窗口售货,留出充足的人行通道供行人通行。道里区安宁街、道外区大水晶街等处成了首批试点。可是近三年时间过去了,退路进亭实施不尽如人意。
是管理不够规范,还是费用高使其失去对商户的吸引力,抑或是在建设之初便天先不足?对此,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孙颖副教授谈出自己的观点:退路进亭,追求的是一个三赢的结果。一是规范美化马路市场,二是让露天经营的商户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三是方便市民购买。从长远来看,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作为规范马路市场的一个探索和举措,退路进亭和许多新生事物一样在尝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但是遇到问题时主管部门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只着眼于本部门的利益,而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去完善、解决,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大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