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抗洪,担负起我们的责任
2013-09-05 00:31:06 来源:东北网  作者: 于淼 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4日讯 题:抗洪,担负起我们的责任——记奋战在抗洪工作中的佳木斯教育人

  于淼 记者 王蕊

  八月,黑龙江、松花江水位暴涨,平日里温柔地滋润两岸大地的江水,如今成了猛兽,两江汇合处,大地上的生灵承受这突来的洪灾之痛。

  洪灾中,佳木斯市受淹的学校有4所,已撤出的学校有7所,处于危险地段、视汛情确定开学日期的有2所,内涝受灾的学校有2所,接待官兵、安置灾民的学校有18所,另有预备安置点有2所。

  对困难学生要给予临时补助,确保学生不辍学、不流失;对投亲靠友避灾的学生,各级各类学校要不讲条件、不讲代价……百年一遇的汛情来临,佳木斯教育人全力投入到抗洪抢险的工作中,积极支援抗洪官兵,照顾好临时安置在校园的受灾群众,努力完成省委、省政府的嘱托,为每个孩子能顺利在开学日入学而默默奉献着。

奋战在抗洪前线的教师突击队。

  【大堤上,我们也是兵】

  同江,险情不断,全国人民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里。同江的180名教师,正是一支战斗在抗洪一线上的铁军。

  汛情就是命令。8月11日,同江市教体系统1700名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与全市人民一起,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工作中,一支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冲上了大堤。

  同江电大单位人员少,抗洪抢险突击队在队长田继国的率领下,在三村乡坝上连续奋战三天装沙袋,其中4名突击队员的年龄最大,他们已经56岁。23日,三村大堤堵管涌,四人都主动冲在最危险地方,站在大堤外的落脚点往水中扔沙袋,溅起的江水浸透了鞋子和衣裤。24日,他们又转战在三村公路上装沙袋。田继国的母亲病危,他都没有请假回家,直到25日早母亲病故,他料理完母亲后事的当天下午就擦干悲痛的泪水,又出现在大堤上。

  同江市第一小学副校长佟大伟的父亲7月份患了严重的脑出血,在佳木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正在治疗的关键时期,他接到了抗洪抢险的紧急命令。照顾父亲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妹妹后,他义无返顾地投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做为第一小学救灾小组的副组长,他白天到三村段的坝上参加一线抗洪工作,夜晚在学校做灾民的安置工作,吃住在学校,几天不回家。

  8月12日,汛情严重。同江市第四小学迅速成立两支抗洪突击队,每队由7位男教师组成,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开展排险加固工作,装运沙袋防洪筑堤,并协助相关部门深入村组,迅速疏散安置受灾群众,协助做好受困人员、财产转移工作。突击队长李学君顾不上身患重病住院的父亲,既要具体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同时还要深入一线抗洪抢险,感染鼓舞着其他党员干部的干劲。

  洪灾面前没有退缩二字。同江市第三中学成立了26人的抗洪抢险突击队,转移安置受灾三村镇村民工作110户,是教育单位户数最多、任务最重的一个区域。大堤上,他们灌沙袋,上四轮车、轮渡、渔船上装沙袋,质量高,速度快,再苦再累,从来不说。索敬宇用自家新车接送抗洪教师,不计个人得失。

  黑龙江的大堤上,同江市教育体育局抗洪抢险的突击队员们用汗水将大堤浇筑得更加牢固。


 

抗洪线上的教师炊事班。

  【抗洪官兵,我是最坚实的后勤保障】

  灾情发生后,按照抗灾预案,同江市各学校全面开展保障工作。

  8月20日下午,接到同江市教育体育局紧急通知,由同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许金芳主任带队迅速赶到原同江市第三小学,进行卫生打扫工作,迎接抗洪部队的入住。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四层楼的卫生打扫工作。

  8月21日,上级通知情况有变化,同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将入住抗洪部队。由于部队人数多,原来不准备启用的房间已经放满了桌椅等杂物,可同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人员又少,于是,许金芳的儿子、女儿,葛树成老师的爱人、金逢男老师的儿子等家属都来帮忙打扫卫生。为了让官兵安心抗洪,同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还为官兵开通了“报平安”电话,让官兵随时都可以给家人打电话,还为战士准备了蚊香、鞋刷子、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启用了洗浴室,供战士使用。

  8月18日,同江市实验幼儿园对16个教学班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迎接抗洪官兵。

  同江市实验幼儿园还自发组织自愿者二十余人,担负起为教育系统抗洪前线的广大教职工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食品,每天提供午餐150余份,其中包子1000多个,米粥200多杯,馒头花卷600多个。为了能让抗洪一线的工作人员吃上干净可口的饭菜,幼儿园教师每天早早去采购新鲜的蔬菜、副食、粮油。食堂管理员张彩萍老师不顾重病,每天夜里11点去食堂发面,确保第二天面食供应正常。她每天不能正常休息,糖尿病综合症经常复发,而她仍然义无反顾的坚持着。

  8月17日,抗洪官兵入驻同江市第二小学。学校每天安排3名值班人员为官兵服务,晚上蚊虫多,学校送来了蚊香。连续的阴雨天,空气潮湿,气温低,校长杨玉艳和教师为驻校官兵熬姜汤驱寒,后勤主任孙胜铭每天晚上都忙到深夜11点多钟,等抗洪官兵全部入睡了才回家。第二天又早早的来到学校,双脚都肿了,可他没有半点怨言,他说:“前方的人们在流血流汗,我这算不了什么!”

  还有许多像孙胜铭一样的同江市教师们,他们就是这样任劳任怨做着后勤工作,极大鼓舞了官兵和群众抗洪的信心和热情。


 

受灾群众在安置点里用餐。

  【受灾群众,我是你们的亲人】

  洪灾发生后,安置受灾群众成了同江各学校的艰巨任务。

  同江市第一中学的体育馆是受灾群众最大的安置点,如今已经入住1200余人,学校的食堂不但要供应200多名学生用餐,还要负责这近千名受灾群众的伙食。

  从8月17日12时至今,同江市第一中学校长张华就带着全体班子成员在体育馆接收受灾群众。体育馆的4位教师全天为所住的群众服务,组织打扫馆内卫生,协助卫生防疫人员工作,保证所住的环境保持清洁。白天帮助安置灾民,并在室外安置了他们所带出的家畜,帮助接收、分发救灾物资,组织群众分批排队吃饭。晚间他们进行巡逻,为保证馆内安全,教育和引导受灾群众不要在馆内吸烟。为了缓解灾民的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学校派出郭文琰和徐明梅两位专业心理教师到体育馆设立心理咨询台,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现在,同江市第一中学食堂每日三餐,每餐至少700余人,食堂秩序井然有序。食堂负责人宋金莲用她的实际行动为受灾群众送来了无声的关怀。原本只能容纳百名学生用餐的食堂,现在要接收这么多的受灾群众,学生和受灾群众用餐的时间又不同,食堂现在每天要做6顿饭。

  考虑到这些,宋金莲为了保证受灾群众的用餐,把自己的饭店停了,把员工全部带到了食堂。人手不够,她又雇了人,雇不到人她就求亲朋好友来帮忙,她不知疲惫地从早上4点一直工作到晚9点才能休息,毫无怨言。她的行为感动了受灾群众,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中年妇女也来食堂帮忙。食堂卫生和用餐环境赢得了大家的好评,灾民情绪稳定。

同江二中教师为孩子分发物品。

  同江市第二中学负责安置八岔乡赫哲族988人的受灾群众。新胜灾民王艳预产期临近,校长冯国俊与民政协调把她送到医院,顺利产下8斤多重的女婴,副校长徐丽英到医院送去了鸡蛋和婴儿衣服;张志丹老师是位新娘,她和林淑艳老师负责的教室里住着11位特殊的受灾群众,有智障的、脑血栓后遗症的……因此,这个班级的门上贴着:特殊灾民宿舍。

  “照顾他们是我的责任,但是我总怕照顾不好他们。”张志丹说。56岁的智障老人衣着单薄,还都是泥,张志丹急忙从家里给他拿来了厚的运动裤,老人从此就信任张志丹,吃饭都跟着张志丹才肯吃,还说等他能回家了,就打鱼给张志丹送来让她尝鲜。

  一天,患有脑梗的孔老太听说家里被淹了,哽咽流泪,张志丹中午回家煮了茶叶蛋送过来,安抚大家。林淑艳还买来瓜子分给他们,陪他们聊天舒缓心情。孔老太的老伴非常感激,在黑板上写下:小小茶蛋情谊深,瓜子不饱暖人心,高尚品德为师表,尊老爱幼情谊真。

  同江市第二中学还活跃着一支学生志愿者队伍,他们帮助老师接待前来的受灾群众,打扫教室和厕所卫生,为行动不便的受灾群众送水送饭。即将上初三的罗继奎就是其中的一个,19日那天,他就主动来到学校帮助受灾群众打扫卫生、倒垃圾,忙到5点多才回家。他还拉来读初二的弟弟一起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

  寒秋来临,洪水依然未退,雨水依然降落,而佳木斯教育人的爱心却满溢……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