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绿色北大荒安全大粮仓
2013-09-23 09:31:4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赵玥辉 井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宝泉岭《龙舞北大荒》。任长江 摄

  丰收菜篮

  收割

  捕鱼

  黑龙江日报9月23日讯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诗人郭小川笔下这片神奇的土地说的就是北大荒——黑龙江垦区所在地。

  从1947年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点燃第一把荒火,六十多年经过“三代”北大荒人的不懈努力,北大荒已建设成为我国耕地规模较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已累计生产粮食5708亿斤,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4463亿斤,被国家誉为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目前,垦区以占全国1/4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28的粮食,保障了全国1/14人口的吃饭问题。

  绿色资源天然宝库

  大森林、大湿地、大水面,与大农田交相辉映,蓝天碧水与绿色屏障,守护着北大荒优质的生态环境。土壤主要分布为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其中黑土和草甸土占耕地面积的50%,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5%以上,有的地区高达10%。

  黑龙江垦区位居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横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形成三大独特的农垦综合农业经济区域。垦区土地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其中现有耕地面积280万公顷。大森林、大湿地、大水面,与大农田交相辉映,蓝天碧水与绿色屏障,守护着北大荒优质的生态环境。垦区南北横跨6个纬度,气候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土壤主要分布为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其中黑土和草甸土占耕地面积的50%,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5%以上,有的地区高达10%。

  垦区内河流众多,共有大小河流258条,分别属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林地面积140多万公顷,莽莽林海,繁衍着种类繁多的天然产品,多样性自然植被和生物的多样性构成了巨大的资源库。野生植物及植被种类丰富,共有植物1600多种。其中,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代表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除红松外,有冷杉、紫杉等针叶树,以及水曲柳、胡桃楸、黄波椤、柞树、杨树等阔叶树。灌木有榛子、胡枝子、野玫瑰、刺五加等,藤本植物有山葡萄、北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为苔草、沙草、小叶樟、桔梗、柴胡、白勺、车前子等,菌类有原蘑、榛蘑、猴头蘑。

  绿色食品的先行者

  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可以说是全国绿色食品开发的先行者。1993年11月成立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绿色食品办公室,并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负责当时全省的绿色食品开发、产品认证和标志管理工作。

  北大荒土地肥沃、水质清洁、空气纯净,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农业资源丰富。垦区辽阔的地域,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发展开发绿色食品产业赋予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1990年黑龙江垦区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可以说是全国绿色食品开发的先行者。1993年11月成立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绿色食品办公室,并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负责当时全省的绿色食品开发、产品认证和标志管理工作,成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开拓者。

  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垦区在建设现代化农业进程中,始终坚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拥有4281万亩耕地的垦区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垦区企业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擎起了北大荒品牌。

  到2012年末,全垦区绿色食品产品有效期认证287个,全年种植绿色有机农作物2989.5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35家,有机农产品达170个,认证面积17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达567个,产地认证面积3951万亩。垦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垦区累计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24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原料基地63个,基地认证面积896.4万亩,基地数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10.9%和6.5%。


 

  自然保护区形成网络

  2005年以前就基本完成了对垦区范围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实行全面保护的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21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总局(市)级4个,管理局(县)级9个。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垦区在2005年以前就基本完成了对垦区范围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实行全面保护的工作,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1个,分布在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北安、九三、绥化7个管理局,总面积约50.5万公顷,占垦区国土面积的9.1%。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总局(市)级4个,管理局(县)级9个。这些自然保护区有9个位于三江平原国际重要湿地区域,保护湿地40.7万公顷。

  这些保护区的建立,使垦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以及小兴安岭余脉等区域的生物物种得以保存。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70余个、《黑龙江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的57个野生动物物种和类群以及《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的16个植物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

  农业机械化全国领先

  农业装备水平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695万千瓦,农用飞机52架,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7.5%,形成了从田间到场院、从地面到天上的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群。规模经营达到荷兰水平,人均生产粮食44.6吨,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垦区先后从国外大批量引进智能化大型农业机械,重点装备了380个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实现垦区农机装备水平又一次质的飞跃。这些现代农业机械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精量播种、变量施肥于一体,一次完成深松、浅翻、整地、播种、合墒、镇压等“六项”作业,使垦区的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目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装备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已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695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6.2万多台,联合收获机2.6万台,农用飞机52架,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7.5%,形成了从田间到场院、从地面到天上的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群。北大荒绿色食品的全面提升插上翅膀。

  高度的农机化,推动了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垦区在坚持“四到户、两自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实施“两田一地制”农业承包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向提高土地规模经营要效益。目前,垦区35%的规模家庭农场经营了垦区82%的耕地,旱田经营规模一般在户均450亩左右,水田经营规模一般在户均200亩,平均经营土地200亩,相当于荷兰水平。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创造了与世界比肩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职工增收。据统计,自1985年以来,垦区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由6.6吨增加到44.6吨,增长6.8倍,居国内领先,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