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婚礼月”令职场新人抓狂 “真诚礼物”完美解尴尬
2013-09-28 20:50:35 来源:东北网  作者:田稼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8日讯(记者 田稼)马上要进入国庆长假,又到了婚礼“扎堆”的时节。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件既幸福又苦恼的事情,送出美好祝愿的同时,也要送出钱包里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人民币,即使每份的金额不一定很高,但也抵挡不住“亲戚邻居好同学、业务伙伴好朋友”的连番“轰炸”。刚参加工作的哈尔滨男孩姜涛向记者讲述了让他“快乐并痛着”的无奈经历。

  我不是“土豪”但我爱“面子”

  姜涛是一名80后男孩,在哈尔滨的一家快餐店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大约在2800元左右。由于性格豪爽,姜涛的朋友很多,本来这是件好事,毕竟“朋友多了路好走”,可周围的朋友几乎都在近几年结婚,这让姜涛在经济上很是吃不消。他粗略地算了一笔,仅今年“十一”期间,他就有2个同学4个“兄弟”结婚,每个“兄弟”要随500元礼金,每个同学随200元礼金,其中有一个“兄弟”在外地办婚礼,算上来回的车费,姜涛这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姜涛对记者说,他只能先跟父母借一些钱,然后紧衣缩食,要不这个月真的没法生活了,而且这种情况,也是不止一次发生。这些事情他从来不会跟朋友提起,因为他觉得这是他必须“扛”的事,如果说出去了,会很丢面子。


姜涛向记者展示10月份“随份子”的钱。东北网记者 田稼 摄

  在北京工作的哈尔滨男孩王琦,也有类似的情况。28岁的王琦在一家企业做技术运维工作,虽然每个月的工资在7000元左右,但房租就达到了3000元。王琦说,平时生活的日常费用自己还是可以负担的起的,虽然每月有少量的积蓄,但基本都用于“随份子”了。尽管单位的“随份子”的“传统”是100元,但由于单位的员工近500人,而且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人群占70%以上,每当到了“五一”、“十一”期间,请柬便像“雪花”一样铺到他的办公桌上。“今年结婚的特别多,本来打算坐飞机回哈尔滨过节的,结果随礼钱花的太多了,只好坐火车回来,而且给爸妈买的礼物也‘缩水’了”王琦苦笑着说。

  我的朋友我做主送啥都是真祝福

  9月28日上午,记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附近随机采访了10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当被问及“如果‘随份子’钱影响生活,你会怎么办?”时,其中有6人选择向家人求助,3人选择买相对便宜些的礼物,1人表示“假装不知道有婚礼”。


欣欣和同学一起为新娘选购的睡衣。东北网记者 田稼 摄

  难道这种尴尬就真的没有办法化解吗?记者采访了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欣欣,她向记者讲述了她的“随礼”经验。欣欣说:“由于刚毕业,我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每个月的收入十分有限,大学时的好姐妹也有很多人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不表达自己的心意肯定说不过去。于是我跟姐妹们商量,不论谁结婚,大家都集体送一份礼物给新娘,然后费用大家均摊,这样既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也不造成过重的负担,两全其美。”欣欣还向记者展示了刚刚送给一位准新娘的睡衣照片。“这是我们姐妹几个在网上买的,新娘说好喜欢我们送给她的礼物,收到的时候都激动得哭了,我觉得这能表达出最美好的祝愿。”欣欣非常自豪的说。

  在哈尔滨市某婚庆礼仪公司工作的张先生也有相同看法,“真挚的友情、亲情不一定非得用人民币表示,‘随份子’传统可以有,但不意味着不能创新,从事了多年的婚庆工作,我见证过的婚礼有很多,其中也有很多有新意的礼物,比如好哥们给做的‘祝福VCR’,好姐妹给做的巨幅‘十字绣’等,这样的礼物会给新郎新娘留下更美好的回忆,希望年轻人不要因为‘随份子’,给自己造成经济、精神压力。”(文中人物系化名)

责任编辑: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