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鄂乡狩猎人吴楠:实施保护性狩猎传承鄂伦春“狩猎文化”
2013-10-07 15:25: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林川 陈显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喜看鄂乡新变化”系列报道之十二——

  鄂乡狩猎人吴楠:实施保护性狩猎传承鄂伦春“狩猎文化”

  东北网10月7日讯(记者 杨林川 陈显春)60年前,鄂伦春人以游猎为生,下山定居后,才学会农牧业生活。2008年,鄂伦春族“狩猎文化”被批准为第二批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国家仍允许鄂伦春人在规定季节进行小范围狩猎,以此作为文化符号保留这一传统。

鄂伦春族猎人吴楠。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吴楠,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族乡仅存的十二名鄂伦春猎人之一,也是唯一一名以小说的形式来思考狩猎文化的猎人。

  约吴楠到记者住地采访时,天已经黑透,他原本要与几个朋友去烧烤、喝酒。见到吴楠后,呈现给记者的是一双鹰一样明亮的眼睛,像个天生的猎手。

  今年35岁的吴楠14岁学会骑马,17岁跟随老猎人葛长海学习打猎。第一次进山,就逮着了一只狍子。吴楠介绍,一个出色的猎手要会看山形、辩风向,掌握各种动物的气味,通过观察雪地上留下的动物足迹,进行跟踪、围堵。有时,在山里骑马,一走就要一两天。

又到了一年狩猎的季节。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鄂族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猎手第一次打到猎物,要把猎物分割尽可能地送给更多人食用,一来显示自己是合格的猎手有捕获猎物的能力,二来分给的人越多将来打到的猎物也会越多。

  “莫日根”是对有仁慈心、博大的胸怀、善良、勇敢的鄂族猎手的称呼。据吴楠讲,能被称为“莫日根”的猎手就像是英雄,负责保护族人的安全,惩恶扬善,他捕获的猎物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献给老人和孩子。

  吴楠说这是鄂族先人在大山里生存的哲学法则,鄂族以游猎食肉为生,老弱病残无获取猎物能力,只有靠年轻猎人供养,而年轻猎人也有需要靠别人供养的那一天。一代传一代,直到今天,鄂族人仍然保留和沿袭了这一孝道传统。

  猎人的装备,除了枪支,还要有猎马和猎狗。吴楠告诉记者,枪支由公安机关专门管理,每年冬季下雪后,递交申请,然后逐级上批,转年三月狩猎季节结束,枪支上交。猎人家里都养几匹猎马和数十条猎狗,它们是猎人最亲密的伙伴。猎马通过训练,达到人马合一的境地,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而训练有素的猎狗,宁愿和动物战死,也不会退缩。


吴楠和猎狗们在一起。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讲到这里,吴楠想起了去年冬天战死的头狗“花脖”。那是在滨南大架子上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上,跑在前面的猎狗“花脖”第一时间发现了野猪群。待吴楠听到狗吠,赶到现场时,“花脖”肠子已被野猪挑了出来,即便这样,“花脖”仍然向猪群狂吠着,直到奄奄一息。“训练出这样一条义犬,太不容易了。”吴楠说。

  最让吴楠痛心的是,如今很多偷猎者到了冬季上山下套子,动物无论大小,只要被套上就跑不了。一次吴楠进山时,在一棵白桦树下,发现一个肚子鼓鼓的大母狍子,眼睁睁地被套住,小狍子的鼻子和爪子已经出来了。“毁灭式猎杀,导致猎场一天天退化,大森林渐渐失去了灵性。”

  从此,吴楠心中萌生一个念头,要借助英雄惩罚强盗的故事,唤醒人们守护猎场,守住鄂族传统的“狩猎文化”。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筹划,历时三年写出了12万字的小说《刺尔滨河猎人》。

  吴楠说,作为猎人,不敬畏自然,不敬畏猎物,不有保护地打猎,早晚有一天要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是古训,放在今天仍然适用。“真正的鄂伦春猎人,从不残暴地打猎,只打成年的、繁殖快的猎物,这样符合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这也是鄂族先人们遵循的传统。”

  据记者了解,为了守住和传承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新生鄂族乡正在筹建狩猎场,野猪、狍子、鹿等动物采取人工饲养然后放归山林,在固定的范围进行保护性狩猎活动。如今,吴楠等鄂伦春猎人,已正式加入狩猎协会。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