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8日讯 (记者 王蕊) 18日,东北五校“2014届毕业生冬季大型供需见面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220余家单位提供了数千个工作岗位,主要面向理工科招收能源、动力、机电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招聘会现场。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相比往年,招聘单位的招聘需求有所缩水,有的单位甚至出现了个位数的人员需求。而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式,不少学生还是希望找工作能够“一步到位”。
学生抗压能力差入职后流动性大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哈工程大学的体育馆。尽管哈尔滨今天迎来了首场暴雪,却没有阻挡学生们找工作的热情,每个招聘单位前都挤满了前来问询的大学生们。
其中,哈尔滨绿怡工程评价与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在3个小时内就接收了200多份简历。原来,该公司提出的英语四级、本硕生皆可等并不苛刻的“要求”吸引了众多的学生。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刘欣表示,现在的应届毕业生总希望“一步到位”地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通过了“硬杠要求”之后,便会跟企业要求薪水,而非看重企业给他们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这是他们抗压能力差的表现。“从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司的流动性反而比以往加大了,是因为有的职场新人往往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刘欣说。
刘欣说,由于公司工作性质的关系,入职的新人需要常常出差或下现场,平时成绩和英语水平的考察只是其中一项,她更希望能找到善于沟通、能够扎实工作上的毕业生。
用人单位职位需求在减少拉长就业时间
“受国内外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我们企业需求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在减少”,博迈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信女士称,这已经不她是第一次到黑龙江招生了,2012年,公司招收了50个人,而今年,只有10个职位提供给应届毕业生,更紧俏的是,该公司只面向研究生提供岗位。
信女士告诉记者,在去年,公司还是面向本、硕毕业生招聘,而随着用工需求在减少,岗位的需求也在减少,今年只招收研究生,为公司储备人才。
据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于欣欣介绍,前几年,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在该院一次性招生就可达六十余人,而去年却只招收了个位数。尽管招生人数有所增加,却仍难恢复到以往的需求量。用工需求的减少,拉长了学生就业的时间,目前,许多学生仍在观望,寻找最合适的工作时机。
据悉,东北五校是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内的五所高校,东北五校双选会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高效的“双向选择”平台,按学校的地理位置从南向北,每年召开两场大型双选会。19日,招聘会将在哈工大体育馆举行,应届毕业生可前往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