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月嫂培训班三成学员是奶奶姥姥
2013-11-26 08:27:03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资料图

  东北网11月26日讯 请月嫂动辄几千元的费用,让很多准姥姥、准奶奶“心疼”,“月嫂不负责任的故事”也让她们心存怀疑,精打细算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们想了一个办法:潜伏到月嫂培训班。

  出得起请月嫂钱 亲家母却想学艺

  马老师今年53岁,12月就要从某职业高中退休,孙女即将诞生,全家欣喜若狂。一想到未来的宝贝,马老师就情绪激动,为了让儿媳安心待产,她取了1万元现金,拍在儿子面前:“请月嫂的钱妈给!”

  可老同事讲的“月嫂不负责任的故事”,让她有些矛盾了。儿媳也多次通过儿子向她提出申请,表示娘家妈能帮忙照顾,不用请月嫂。

  亲家母说:我们去学习月嫂课程,自带孩子。每月两家可省6000多元,还找了个营生做。

  第二天,马老师就找了一家大型家政培训机构报了名,学费300元,学期20天,每天上午上课。一张听课卡,马老师和亲家母分头用:周一到四,马老师每天去听月嫂课,亲家母照顾孩子和儿媳,周五至周日,换亲家母去听课。

  进了班级,跟邻座一聊才知道,同班的学员里相同情况的很多。马老师还碰上多年不联络的初中同学。同学退休前是青岛某局处级干部,女儿刚在黑龙江生了宝宝,她自告奋勇来哈照顾。

  育儿观念对撞 姥姥们学叠尿布

  月嫂和育婴课程是循环讲的,马老师成了插班生。主讲的王老师被她称为“小王教官”。月嫂课育婴课,被王教官演绎得如同军事训练,她双手打着拍子,高呼训练口号:“三指提双踝!动作柔又快!”说的是给婴儿换尿布时,左手三指同时端起孩子两只脚腕,右手换尿布,强调切不可单抬一只腿,可能拉扯跨部韧带。马老师觉得有些好笑,但似乎每一条注意事项都是她不曾听说的。

  王教官再次发力,一张正方形的棉布,瞬间在她手中变成了飞机的形状,中间多层,两侧三角条状环抱,像极了一架纸飞机,正好围成一个精致的小尿裤。

  这一招式太过神奇,而且要求速度,看过王教官手把手演示,马老师每次回家,都会利用身边的方形物反复演练。儿子儿媳很纳闷,家里的餐巾纸、毛巾怎么全都被叠成奇怪的形状?一次,马老师和亲家母结伴采购,亲家母突然流鼻涕,老马顺手掏出手纸递上。亲家母接过一看,竟是一张“飞机形”的纸巾,这专业的尿布形状,被同在月嫂班的亲家母一眼识破,她笑得鼻涕直流。

  学会月嫂技能 还要考取资格证

  同为教师,马老师对小王老师的理论课给出了点评:节奏快,板书少。上课的头几天,马老师还像其他同学一样,用本记录,但很快她就跟不上那些不戴花镜的年轻同学,改用录音笔,回家还可以重听原声。

  教室里桌上摆满了塑料娃娃,操作课上,王教官“警告”各位学员,操作课所学的抱、传、包、洗、穿、抚触等动作,要成为习惯,拿起教具模型娃娃,也要像抱孩子一样柔和、规范,不能因为它是假的娃娃,就提着一条腿拎来拎去。这一要求被王教官称为“纪律性训练”。

  两个班四个组,每组15人,王教官会偷偷把每个学员的日常操作习惯记录下来,作为操作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因为要轮换跟马老师学习,马老师和亲家母利用交接孙女的空当儿,交换学习心得。交换完,两人回家还要分别向孩子的爷爷和姥爷传授育婴课程。

  儿子是独生子,儿媳也是独生女,当年,马老师和亲家母都没那么多讲究,刚满月,马老师就抱着儿子上班去了。

  培训班上,所学知识不停地和过去的法子对撞起来,马老师在想,过去是咋把孩子带大的?真是往时不如今日,翻天覆地。

  20天的课程很快就要结束了,马老师却开始挑灯夜读,趁着孙女睡觉,端着笔记又看又背。儿媳看得发蒙,马老师回答:“备战资格证考试!”

  虽然马老师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但经过这一段学习,她似乎对这个中级月嫂证书产生了莫名的渴望。

  婆婆、妈妈纷纷考证 职业月嫂受冲击?

  试听课又开始了,报达家政培训中心的姚校长照常跟老师们配合,给试听的准姥姥准奶奶发教材。在人群中她竟看到了三位老爷子的身影。三位老爷子站在中年妇女群中,同样认真地端着笔和本,排队等着进教室。上前一问,三个老人还挺淡定:“准奶奶准姥姥都来,准爷爷准姥爷不用听吗?”老爷子一句话逗乐了全场学员,但姚校长却笑不出来,因为这恰恰印证了她对市场调研和猜想: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家庭成员将产生参与高级家政培训和需求。

  在很多公办培训机构,很多家政培训课程是免费的,意在扶持下岗再就业者和进城务工妇女,让她们学有所用自力更生。而从去年年末开始,每期培训班都有越来越多的非从业者“渗入”,她们不是想要拿到月嫂从业资格证而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的再就业妇女,而是为了照顾自家孙子孙女、特来取经的准姥姥奶奶准爷爷姥爷。为此,今年年初,国家月嫂从业资格证书的授予资格,年龄限制从50岁放宽到了55岁,更多的奶奶姥姥领到了自己的资格证。当然,也不乏很多人,伺候完自家孩子,直接转行,真去当月嫂的。

  300元的低廉培训费价格和六七千元起的月嫂佣金,能把知识留住,日后也不排除生钱的可能,这笔账哪个婆婆不会算?更重要的是信任,很多家庭对家政从业人员心存芥蒂。种种的不平衡,让月嫂们面临一个“泛月嫂时代”的冲击:当大多数家庭都有了兜里揣着月嫂、育婴、催乳师等专业资格证的妈妈、婆婆,连孕妇的老公和老公公都把育婴教材学的八九不离十,红极一时的月嫂行业,会不会受到冲击?

  但月嫂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市妇联家政的杜老师直接问记者一个简单但很确切的问题:会开车的人多不多,怎么还有那么多请司机的呢?为了生计和临时抱佛脚,这两种心态带来的学习效果比起来,她们有足够的优势和信心。姚校长也在斟酌,这一现象的爆发是否与近两年“次独生子时代”、“龙马黄金属相年”的到来有关?如果是,这一现象很可能只是暂时的。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