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16岁女孩和她的16个“爸妈”
2014-01-08 11:37:21 来源:生活报  作者:孙娜 徐楠 孙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月8日讯 一个十多岁的花季少女,从未见过生父,经常被患精神病的母亲打得鼻青脸肿,在寒冷的冬季瑟瑟发抖,无家可归;饿着肚子的她,看到同学扔在地上的苹果核赶紧捡起来塞进嘴里……她曾一度以为,世界就此关上了一扇窗,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己。

  现在过着快乐生活的赵天怡

  然而,16个年龄在30多岁到50多岁的好心人组成的“爱心爸妈团”“撬”开了那扇窗,将她从家里“偷”出来,“藏”在了托管班里。母亲病逝后,16个“爸妈”日夜照顾她。从此,世界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充满阳光的窗……这个孩子就是北安市的赵天怡。

  今起,本报向您讲述一个寒冬里的温暖故事,素描16个“爸爸妈妈”的爱心群像。

  赵天怡被母亲打后

  这是发生在我省北安市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4年1月4日,生活报记者赶赴我省北安市区,在距离学校不远的托管班里,见到了16岁的赵天怡。

  看见记者来访,赵天怡十分羞涩,不太愿意说话。不过,这个面容白皙、性格安静的小女孩脸上已经找不到伤痕累累的踪迹。

  见到和记者同来的北安市福惠公益团队队长解福先,天怡小声叫了声“解爸爸”,便一下子躲在了“爸爸”的身后。解福先则是笑得合不拢嘴,一口一个“闺女”的叫着。

  这只是故事的开头,随着采访的深入,赵天怡和解福先公益团队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请听我们为您讲述温暖故事的第一篇。

  曾经她以为世界为她关上一扇窗

  缘起:

  孩子总有伤

  捡同学吃剩

  的苹果核吃

  记者采访到的第一个人是北安市铁路小学的党委书记历红梅。说起赵天怡,她的记忆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几年前。

  “我记得那是在2011年的一天,学校里的一名班主任老师匆匆忙忙找到我说,班上有个孩子叫赵天怡,最近身上总是有伤,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常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老师曾经问过孩子,孩子说是母亲打的。老师还说,孩子饿坏了,看到课间她在学校里捡同学吃剩扔掉的苹果核吃……”说到这里,历红梅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曾经痛苦的回忆一下子又被拉回到现实中来。

  历红梅偷偷跑到班级,看到赵天怡脸上明显的淤青,“孩子实在太惨了,眼睛肿得几乎封住了,脸上有好几个血坑,身上没有一块好地方,很瘦弱,几乎能被风吹倒……”孩子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她的家庭情况很是蹊跷,究竟谁能下这么狠的手?

  历红梅来到孩子所在社区,铁南办事处法华社区主任和丽华说,赵天怡的妈妈赵淑贤精神上有些问题,有妄想症,总是怀疑别人监视她,谁一靠近她家,她就骂人家。而病情也是时好时坏的。几年前,赵淑贤带着赵天怡搬到这里,打骂孩子是常有的事情,邻居从没有人见过赵天怡的父亲,“只见她们娘俩一起生活。”

  冬日里的北安,气温达到-30℃,周围邻居时常能看到赵天怡因进不去家门站在外面瑟瑟发抖。

  寻找:

  -10℃

  天怡只穿了双

  单薄的运动鞋

  2011年10月份的一天,北安早早迎来了冬天,飘起了小雪。

  小天怡又遍体鳞伤,历红梅找到社区,社区表示孩子肯定又是挨打了,前些年,赵天怡挨打不敢哭也不敢反抗,这两年孩子大了,挨打时就找机会跑出来,一般都是在火车站躲几天。

  历红梅突然间想到了一个人——福惠公益团队队长解福先。此前,解福先每个月都会给学校里的爱心超市送来不少捐赠品,而且听闻解福先和他的团队经常做义工活动。

  “解福先,你帮帮忙,赶紧帮我去找一个孩子。”历红梅在电话中简单介绍了赵天怡的情况。听完,解福先放下碗筷急忙出门去找。当走进火车站的候车大厅,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解福先有点发懵,这样一个小女孩到底在哪?

  “看见有一个小女孩自己进车站了吗?”解福先抓住一位候车室的工作人员问道。

  在工作人员引领下,在候车室的值班室里,解福先和队友第一次见到赵天怡,瘦弱、憔悴的她,脸上满是淤青和抓痕,身穿校服黑黑的、油腻腻的,看不清底色。尽管室外温度已经-10℃左右,可赵天怡的脚上只是了一双单薄运动鞋。此刻,赵天怡正趴在值班室的桌子上埋头写作业。

  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解福先,最近这个孩子经常来这,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让她住在职工宿舍。

  计划:

  把孩子“偷”走

  给她一个

  温暖的家

  当解福先提出要把赵天怡带走,候车室的工作人员不干了。无法确定解福先的身份,为了安全起见,不能交出孩子。解福先看到桌上摆着苹果和零食,椅子上还摆着一双小棉鞋,孩子住在这里应该很安全,解福先决定等第二天去学校,在历红梅的协调下,再和车站解释缘由。

  而那一晚,解福先彻底失眠了,回想起初见赵天怡她流露出的警觉、退缩的眼神,解福先隐约感觉到,这个孩子因为长期受到虐待,她的戒备心比一般孩子强,似乎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抗拒和不信任。如何救救这个孩子,解福先和历红梅不约而同想到了一块,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们的心里升腾——把孩子“偷”走。

  第二天,解福先一早便来到学校,说出了自己“偷”孩子的想法,并和辖区派出所、妇联说明情况,由公益团队出钱,将赵天怡安置在托管班里,而极度渴望离开家的赵天怡马上就同意了解福先的提议。

  然而仅住了一个星期,赵淑贤便一顿作闹后把孩子领回了家。解福先告诉记者,忘不了赵天怡被领走时求助的眼神,“我真是放心不下,担心哪一天她会被打死。”

  现在阳光重回她的脸庞

  施救:

  孩子被“藏”

  在托管班过起安心生活

  直到2012年4月1日,解福先去学校看赵天怡,发现赵天怡满脸是抓伤,一只眼睛已经肿得快睁不开了。天怡哭着告诉解福先,自己连续被母亲打了三天,母亲病情发作时,手中摸到什么,就拿什么打。而此时的解福先再也忍不住了,他无法直视孩子那可怜的眼神。这一次,解福先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决定把赵天怡从她妈妈身边“偷走”。

  为了不让赵淑贤找到赵天怡,解福先带着公益队员来到学校,向赵天怡所在社区、妇联、派出所说明情况后,在历红梅的帮助下,偷偷给赵天怡办理了转学手续,将赵天怡从北安市铁路小学转到了北安市健康小学,并将赵天怡安置在一家托管班。

  安顿好赵天怡,当晚,解福先在群里跟大家说明了情况,拟定一个救助计划,将赵天怡暂时安置在学校附近的托管班,费用由团队出,志愿者自愿报名资助,每人每月定向捐款50元。这一号召一下子得到了群里其他15位志愿者的响应。这样赵天怡有了自己的专项资金每月800元,用于支付赵天怡每月托管费650元,和书本费等其他日常开销。一连几年过去了,这16位志愿者的资助从未间断过。

  成功:

  母亲终于同意

  女孩成了“爸妈团”的宝

  然而,在孩子被解福先“藏”起来的这段时间,赵淑贤不断到学校和社区作闹。社区最终告诉了赵淑贤孩子的去向。

  在解福先和队友的陪同下,赵淑贤来到安置赵天怡的托管班。时隔3个月,在见到女儿的一刹那,赵淑贤突然平静了,因为眼前的赵天怡白白胖胖的。

  “我一看你这人面善,就能对我家孩子好。”安置赵天怡的托管班管阿姨回忆说,那天赵天怡的母亲在托管班里屋外屋、仔仔细细转了一圈后,竟意外说出了这句话。

  从赵天怡被安置在托管班之后,她母亲赵淑贤的病情也稳定了许多,有的时候也会想孩子,把赵天怡接回家住几天。

  2013年7月,赵天怡的母亲因宫颈癌不幸去世。而那16个默默资助小天怡的志愿者们则把她当成了手心里的宝,只要有空,大家就会轮流去托管班里看望她,吃的,喝的,用的,都会给她送去。

  2014年1月4日,当记者和小天怡的16个“爸妈”们出现在小天怡面前时,眼前的她已经看不到曾经的坎坷与悲伤,“解爸爸”、“李妈妈”……小天怡变得阳光起来,有了16个爸妈,自己已经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