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7日讯 “我的梦想是申请成立特种动物养殖协会,带动更多的人搞特种养殖,让大家都富起来。”“我的梦想是多赚些钱,盖一个小洋楼。”“我的梦想是有一台文艺表演大篷车,可以为更多的人带去欢乐。”
这是一个个简单的梦想,这也是一个个平凡的梦想。在庆安县,41.2万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也正在为自己的梦想去追求、去努力和实现。
养殖户金英俊的梦想
走进位于庆安县庆安镇保安村的金英俊特种动物养殖场,目光自然会被数十排整齐划一的笼舍吸引。金英俊养殖的特种动物主要是蓝狐、银狐和貉子,目前存栏400余只。金英俊介绍,去年特种动物毛皮市场行情特别好,他的收入比往年高一些,有20多万元。我们注意到有些笼舍上挂着写有名字的小木牌,金英俊解释说,这是周边群众放在他这儿寄养的,有些群众看到他搞养殖挺赚钱,就少投资一些,买几组放在他这儿寄养,同时还可以向他学习喂养、防疫方面的知识。问到他的梦想,金英俊憨厚地笑了:“我要把周边群众带动起来,让更多的人进行规模养殖,货源充足了,我们就能变买方市场为卖方市场,收入更有保障;而且我们还可以申请成立特种动物养殖协会,尽量争取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
近年来,庆安县积极为发展特种动物养殖创造条件,通过与省农科院动物科研所合作,组织县内特种动物养殖户前去学习,让部分养殖户系统掌握了特种动物选种换代、防疫、产崽等方面的知识,极大降低了养殖风险。特种动物养殖效益可观,在部分养殖户的带动下,庆安县的蓝狐、银狐、貉、水貂等特种动物养殖业蓬勃发展。
种粮大户于水的梦想
于水是久胜镇久佳村的种粮大户,去年种了15公顷地,主要是水稻。由于粮食市场低迷,于水的种田收入比期望值要低一些。久佳村地处城乡接合部,紧邻县城,在城里务工的村民比较多,于水从他们那里承包来土地,购置了农机具,进行机械化耕作。由于久佳村的农田实现了农田井全覆盖,农业生产不必再靠天吃饭,基本没什么风险,这几年收入还是挺丰厚的。随着镇里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于水又在农闲时节组织起一个小规模的装卸队,在粮食收储等企业装卸务工,每年还能增加收入2万多元。
问到他的梦想,于水说,现在村里的路修得好,交通方便,绿化也好,各种生活设施也应有尽有,所以没有去城里的打算。不过他打算再多赚些钱,盖一个小楼房,因为自己家人口比较多,想让大家住得更宽敞些。
于水的梦想与庆安县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方略不谋而合。对于庆安县来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关键在农村。去年,庆安县完成7个村的城镇化建设,以后将逐年增加,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文化人儿”张显德的梦想
67岁的张显德,是庆安县同乐乡知名的“文化人儿”。张显德热爱文化活动,能够自编自演,是村里文化大院的骨干,还曾多次在市、县的农村文化表演活动中获得过奖项。去年,县、乡两级投资10余万元,修建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部门又帮扶了一些乐器,让喜欢文艺表演的群众有了展现自己才艺的舞台。现在,张显德既是活动中心的看门人,也是文艺表演活动的召集人。
谈到梦想,张显德说,他希望将来能有一个去各村巡回表演的大篷车,农闲时节,他和村里文化大院的成员可以一起去别的村为大家表演。他还要多创作一些积极向上、群众爱看的节目,既能给别人带来欢乐,也愉悦自己的心情。
涓涓细水,终究汇流成河。这些梦想就像一个个音符,汇集到一起,必能奏响“庆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