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自费修路架桥免费开车送学生 患病在床想着捐出遗体
2014-02-28 14:19:04 来源:生活报  作者:徐日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2月28日讯 提起朱占华,哈市阿城区料甸乡宝山村的人都认识,这名老司机曾经在这里跑了多年的营运,看路况不好他出钱修路;见小河无桥他出资架桥;看孩子们上下学太远,他的车做了十年的免费送子车……

  27日,记者见到朱占华时,他躺在黑龙江肿瘤医院的病房里,当回忆起这些经历的时候,老师傅疲惫的眼里每每闪出华彩,他说:“我刚刚说服老伴和女儿,把自己的遗体捐出去,希望还能对社会再有用处……”

  自掏腰包14万修路架桥宝山村村民出行通畅了

  “因为路不好,村里有的老人活了六七十岁没坐过汽车,没见过火车,于是我想到了‘修路’。”

  61岁的朱占华原是哈市阿城区的一名个体长途客车司机,每天跑在阿城区和宝山村的路上,这条路路况极差,晴天灰尘飞起来看不清路,雨天满路是泥下不去脚。就因为这条路,村里有的老人活了六七十岁没坐过汽车,没见过火车。

  看着尘土飞扬的村道,朱占华做出了一个决定,1997年,他决定自己出钱将这全长21公里的条路垫上砂石,让这条路走得更加通畅。在路上还有一条小河,河宽六七米。朱占华又出钱在河面上架了一座桥,取代了原来用水泥管做成的简易的桥。

  “修路和架桥我一共花了14万元,政府将桥命名为宝华桥,意思就是朱占华在宝山路上修的桥。”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朱占华满脸幸福。

  接送数千学生跑十年孩子们都叫他“二叔”

  “‘二大爷’的车来了,大家快来坐车。”

  朱占华在家里排行老二,在宝山村和阿城区,经常会有年轻人在迎面遇上他的时候,叫他一声“二大爷”。朱占华总是亲切地拍拍小伙子的肩膀,因为他知道,这是宝山村的孩子。因为从1994年至2004年的10年时间里,宝山村数千孩子都是坐着他的车免费上下学的。

  20年前的宝山村分成两个村,一个叫宝山,一个叫纸房,这两个村都有小学,距离村子大约有七八公里的距离。每到上下学时间,朱占华开车的时候都能看见孩子们迎风冒雨走在公路上。

  “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孩子们小脸冻得通红,真让人心疼。”朱占华说。孩子们每天放学都会等在村道上,远远看见他的车来了,就喊一声“‘二大爷’的车来了,大家快来。”一句话喊下来,围上来的孩子更多,每天接送都有几十个孩子。

  不仅是孩子坐车不花钱,村里的老人、残疾人坐朱占华的车都不花钱。这还不够,他每年春节前都给宝山村家庭困难的村民发一张来回的票,让村民可以免费坐他的车去阿城区街里买年货。

   说服老伴和女儿

   捐出遗体

   最后做点贡献

  “哈尔滨最近的雾霾天太严重了,火化掉还不是再增加雾霾吗?就从我做起吧,留给有用的人,这也许是我能为社会做的最后一点贡献了。”

  今年春节期间,61岁的朱占华感觉身体不适,到哈尔滨市查出胰腺癌转移,目前已转移至多个器官。

  在病房里,朱占华一直拿着那个全家八人的照片看着。给记者讲他的两个女儿和女婿,外孙子和外孙女,他们都是好孩子,他感觉很知足。当谈及病情的时候,朱占华没有丝毫回避:“我知道自己的病情,但我还是很乐观的。我打算捐出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虽然我的很多器官上已经有了癌细胞,不能再用了,但是我的眼角膜还可以让其他人再见光明,我的骨骼还能再做医用研究……”

  朱占华说:“我刚刚说服老伴和女儿,把自己的遗体捐出去,哈尔滨最近的雾霾天太严重了,火化掉还不是再增加雾霾吗?就从我做起吧,留给有用的人,这也许是我能为社会做的最后一点贡献了。”

  在病床上,朱占华最常做的事,就是看着这张全家福的相片。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