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做农民的贴心人——追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于海河(下)
2014-03-01 10:35: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于海河一生情牵“三农”。(资料图)

  相关报道

· 做农民的贴心人——追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于海河(上)
· 做农民的贴心人——追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于海河(中)

  东北网3月1日讯 (记者 张锐)“爸爸从来不让我们剩饭,如果剩了他会帮我们吃掉,他总说‘农民不容易啊!’。他总是很忙,平时生活特别节俭。”女儿于立雪对于海河的节约印象深刻。

  于立雪说,“小时候家里穷,父亲又在外地工作,母亲为了带大我和妹妹,工作很辛苦。后来,爸爸当上了乡镇领导,可妈妈还要每天推着车,走街串巷地去卖水果。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于海河和妻子在孩子的教育上却舍得投入,一如他对贫困农民的孩子一般。

于海河(右二)介绍相关情况。(资料图)

  1995年,任富山乡纪委书记的于海河在天山参场村蹲点发现,学校房子快散架了,因为没钱修,学校不得己只好停了课。“必须想办法筹钱,把校舍建起来!”于海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于海河决定把村里的自留地回收重新发包,用发包费建学校。这既解决了自留地回收问题,建学校的钱又有了着落。

  “谁家没孩子啊,咱农村的孩子要是不上学,就一点儿出路都没有啊。难道大家不盼自个儿的孩子将来上大学有出息吗?”主意已定,于海河一家一家推心置腹地聊,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嘴角烂了,嗓子也哑了……他的执著令村民感动,大部分村民交出了荒地。

  说起简朴,于海河对自己简直“刻薄”到家了。同事们回忆,有一次于海河去省里开会,穿的一双鞋那叫一个寒酸——鞋跟磨偏、鞋帮塌腰走形,鞋面上划痕遍布。有人好心让他换一双鞋注意点形象,可于海河却说,“谁规定当局长就得穿好鞋?我是农民出身,现在能穿上皮鞋就不错了。”

  同事实在看不下去,就给他买了一双新鞋放在房间,可于海河根本没穿。于海河说,“我这不是还没露脚趾头嘛!”回去后,把四百元鞋钱给了同事。

  “没见过他穿过什么新衣服,一件红色羊毛衫穿了不知道多少年”。万金山乡副乡长王丽华说,“他对自己节省,但对群众百姓却很大方,他自掏腰包为有困难的百姓买棉衣、买车票……”

  “于镇长在职期间,从没利用职务之便为家里的亲属办过一件事儿。他亲叔叔曾找我提了一些要求,被于镇长知道后,给我打来电话叮嘱,不要因为是他的亲属而破例,凡事要按照规定办”。七星泡镇沙际权说。

  “海河去世后,大家在整理他的事迹过程中很少发现他得过什么表彰、奖励或是荣誉,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宝清县委书记朱海涛说,“后来一了解才知道,他把这些表彰、奖励、荣誉都让给了同志,让给了基层。海河是一个有大境界的人,不愧是我们党的好干部。”

  于海河在自己QQ空间的日志里写道:“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一个人的欲望不能太高。无欲则刚,就要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守做人之德。做到干干净净来,清清白白去。人到无欲品自高。”

  的确,于海河做到了无欲则刚。这辈子,于海河都没离开一个“农”字。作为农民的儿子,他用一心为民的情怀,脚踏实地的工作,两袖清风的品格,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

【专题】农民的好儿子——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于海河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