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9日讯(记者 邓博文) 记者29日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4年4月20日,全省纳入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范围的1075件案件已全部执结。
记者了解到,1075件案件全部执结,执行到位金额6520余万元,标的到位率达到74.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清理以往未结涉民生案件的同时,全省法院还清理了去年12月以来新收涉民生案件1037件,执结534件,结案率51.49%,执行到位标的额1783万元。

发布会现场。东北网记者 邓博文 摄
专项执行活动涉9类案件
自去年12月最高法部署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以来,省高法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查清案件底数,并迅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实施。此次专项集中执行的重点案件,包括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最高人民法院挂牌督办案件等9类案件,这些类型案件数量在执行案件中约占1/5,案件申请执行人多为经济紧张、生活困难的普通、弱势群体。
严惩失信“老赖”,193人次被列入黑名单
省高院坚持重点查办失信被执行人,坚持反规避执行。今年以来,省高院通过“诚信龙江”网先后公布了300余件涉民生案件有关信息,一些“老赖”迫于压力,主动到法院要求履行义务;通过强制惩戒,重点打击被执行人逃债行为,目前全省各级法院对23案23人次采取罚款措施,拘留56件56人次,以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2案2人次,限制出境55人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案件178件193人次。
婚姻家庭纠纷类案件人性化协调执行
为使涉民生案件快速高效执行,全省法院建立执行救助金制度,目前仅通过救助方式解决的涉民生案件70余件,救助金额达100余万元。建立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简化工作流程。推行特案特办、优先执行,一些法院对涉民生案件采取节假日立案、电话立案、预约立案等便民措施,对于申请人法律知识不足的案件,给予法律指导和帮助。
由于涉民生案件中的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均为涉及婚姻家庭纠纷的案件,全省法院充分考虑被执行人和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努力做到人性化执行、和谐执行。黑河市法院对执行到位的工人工资、工伤赔偿和赡养费、抚育费等案件,实行执行款随到随发;对提供账户信息的案件申请执行人,直接通过银行转账;对地处偏远、老弱病残、交通不便的案件申请执行人实行送款上门,确保对方及时足额领取。
发布会上,省高法还公布了“姜某申请执行陈某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史某等10人申请执行某工程公司追索劳动报酬”、“闫某申请执行某煤矿工伤赔偿纠纷”、“李某申请执行孙某赡养费”等16个已执结的涉民生案件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