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专业买家速对接的供求组合 解读幕后“功夫”
2014-07-02 14:19:56 来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节永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日报7月2日讯 昨天的中俄博览会暨第25届“哈洽会”,接连举行了三场“中俄企业贸易对接会”。和历届“哈洽会”不同,今年的展会更加专注于中俄双方企业的“一对一”合作洽谈。当天,400余家中外厂商齐聚对接会现场,让本已火爆的展会再次升温。

  众多俄罗斯“专业买家”与国内供应商的“专场配对”,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首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5届“哈洽会”市场化、专业化的步伐已着实铿锵有力。

  1:7,“专业买家”的吸引力

  “交易量是展会生命力的体现。一个买家可以撬动7个卖家,与其有数万名一般观众,不如有几百、几千位专业买家。”基于这一观点,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振威展览集团董事长张学山几年前在哈召开的哈尔滨会展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撂下一句“狠话”:“一个没有(专业)观众的展会,一定是最后一届展会。”在张学山看来,“招人”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招展。

  由此,在随后的第21届“哈洽会”筹备工作中,主办方力邀千余名俄罗斯专业采购商,让国内参展商带来的各种合作意向能够有的放矢。当年,作为“哈洽会”俄罗斯商务日重要活动的“首届中俄企业贸易对接会”上,出现了数以百计的俄罗斯“专业买家”。到今年,“中俄企业贸易对接会”已成功举办了5年,每年都吸引近千位俄罗斯“专业买家”与本地企业洽谈、合作。

  这吸引力,还来自主办方做足的“功课”:事先搜集整理中俄客商信息,让供需双方在会前进行预对接,让“专业买家”满载而归的同时,也让中国生产商不虚此行。

  昨天的对接会上,刚刚与一名俄罗斯客商洽谈完,黑龙江省鑫瑞达农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亚芬便按照手里的单子,寻找下一个对接洽谈的企业。“在会前预对接后,展会主办方给我安排的现场对接俄罗斯企业有4家,虽然现在只谈了一家,但我感觉这次俄方买家的含金量特别高。”赵亚芬说,来参会的都是专业买家,没有人是“打酱油的”,这就提升了效率,更加大了双方合作的可能。

  专业买家?非诚勿扰!

  今年,华丽升级的中俄博览会暨第25届“哈洽会”又吸引了更多的俄罗斯“专业买家”。会场里,准备好的椅子竟然不够用,一些志愿者翻译甚至同时“兼职”两家企业——经过20多年的沉淀,转型升级后的博览会决定走真正有生命力的“专业化”道路,大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专业买家,“非诚勿扰”。“专业买家多了,有效对接也会随之增多。这次展会要力争实现一比二的对接率。”省会展事务局副局长关海滨告诉记者。

  据了解,本次对接会共设机电产品、建筑及装饰材料、综合类3个专场,对接内容包括机电类产品、建筑材料、农产品等内容,以配合众多俄罗斯厂商对接洽谈。

  昨天,记者一走进对接会现场,就被空前高涨的气氛所感染:对接会开始不到半小时,从事木材出口贸易的俄罗斯阿尔泰林业出口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尼格拉耶,就已经有了多个心仪的合作对接企业;俄罗斯玛雅克有限公司的销售代表安娜·多列,一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同前来咨询的中方企业交流,一边向中方供应商展示所需要的大豆等农产品,完全将对接会场变成了自己企业的采购专场;做中俄销售贸易平台的俄罗斯BTP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丹娘十分着急,因为她的名片已经发光,但是还不断有“一大拨中国客商正在来袭”……

  “在中国众多的展会里,只有暨第25届“哈洽会”才能见到这么多俄罗斯客商”,安徽安粮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参会人员慈祥告诉记者,当他们公司准备开拓俄罗斯市场时,他们第一个想到要参加的展会就是暨第25届“哈洽会”。十分幸运的是,对接会结束时,他们已经和4家俄罗斯企业实现了对接,“这大大超出了我们临行前的预期。专业买家果然强悍。”慈祥说。

  在国际化展会纷纷走向专业化道路的大背景下,专业展会更需要“专业买家”捧场。本届展会在注重“招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招人”,吸引“专业买家”参会采购。参展的中外客商眼界开阔了,双方的交易量也增多了。

  或许,这就是“专业买家”吸引力最生动的体现。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