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尔滨规划在全市建防护林带 五到六年建成“绿网”
2014-07-11 10:18:53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杨雪楠 仲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城中只建块状绿化规划建18处公园

  -中山路、大直街、红旗大街等建成园林景观大道

  生活报7月11日讯 双城永河村“西风口”十年建起绿屏障系列报道见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10日,哈市林业部门对其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据悉,为阻沙进城,哈市规划、林业、环保、城管、园林等多部门将用五到六年时间,在全市建成“环状—楔形放射—网格”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网络系统,即环哈市建四大成片林,全面提升哈市生态环境,告别沙尘天。

  1 江河沿线建防护林带

  内河: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

  1、马家沟防护林带:

  马家沟哈市第五医院至入江口段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30米宽的防护林带,有条件的地方应达到50米以上。

  哈市第五医院至工农水库段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50米宽的防护林带,有条件的地方应到100米以上。

  马家沟支流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15米宽的防护林带。

  2、何家沟防护林带

  东何家沟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

  西何家沟从合力桥至发源地,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100米宽的防护林带。

  从入江口至合力桥,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

  3、信义沟防护林带

  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

  支流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15米宽的防护林带。

  2 铁路、公路线两侧建防护林带

  1、铁路:

  哈南编组站从铁轨外缘起两侧建各不少于30——100米宽的防护林带。

  拉滨线从铁轨外缘起西侧50米、东侧100米宽的防护林带。

  滨洲线、滨绥线、哈长线、滨北线、哈环线,从铁轨外缘起两侧个不少于30米宽的防护林带。

  2、公路:

  建三环路郊区段两侧各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

  建设绥满、黑大、同三公路、哈伊高速路、哈萝公路、哈大公路、哈尚公路、机场高速路、江南中环路郊区段两侧个各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

  哈双北路、哈双南线、老京哈路、老哈同公路、老机场路两侧建各不少于30米宽的防护林带,村镇段按照村镇规划执行。

  在城市四环路两侧规划环城绿带,内侧最小控制宽度100米,环路外侧控制宽度郊区段200米,城区段100米。

  建设哈东化工区周围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

  3 污水处理厂、水源地建卫生安全防护林带

  在城市西南向、北向区域,严格执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加大农田防护林网的密度,增加林带宽度,提高抵御沙尘的能力。

  建设高压走廊下安全隔离绿带,66千伏高压线走廊宽度不小于30米,220千伏高压线走廊宽度不小于60米。

  建设卫生安全防护林,在水源地周围建设不小于100米宽的卫生安全防护绿带,在污水处理厂周边建设不小于100米宽的卫生防护林带。

  4 城中只建块状绿化未来规划18处公园

  据了解,到2020年,哈市规划新建市级综合性公园18处,面积741公顷。在主城区结合城市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加工企业搬迁、留出公园绿地;在新区按照生态城市标准留出绿化用地;保证市民出行500米可达到一块5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

  另外,新建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米,道路绿地率不少于30%;宽度40—50米,绿化率不少于25%;宽度小于40米,不少于20%。并规划将中山路、大直街、红旗大街等建成园林景观大道,绿地率达到40%。

  周边江河流域:松花江运粮河呼兰河阿什河

  1、松花江: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有条件的地方应达到100米以上。

  2、运粮河: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不少于100米宽的防护林带。

  3、呼兰河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100米宽的防护林带。

  4、阿什河:阿城区段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其他地段从规划迎水面河堤肩起建设两侧各不少于100米宽的防护林带。

  同时,哈市将建设一排干渠、四排干渠两侧各100宽的防护林带。松北区水系及其两侧绿化按照“两纵、四横、十八湖”总体水网规划及生态、景观要求进行严格控制。重点整治建设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沿江(河)原生湿地防护林体系,具体包括大套子滩地整治工程、阳明滩整治工程、呼兰河滩地整治绿化工程和长岭湖林地,形成天然屏障,新增绿地面积3576万平方米。

责任编辑:李逢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