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先这模样

现在变样了
新晚报7月16日讯 日前,道里区新发镇五星村启动村中河改造,完工后村中河将变成一条封闭式的暗河,地下排水,地上修路走人,同时还将规划节点性绿化彩化,不仅让村民闻不到气味,家家门前的河道将变成有花有草的街道。这条随村而生、熏了村民20多年的臭水河,即将在7月末变成清水河。
一到汛期臭水灌入民宅
河中垃圾积存后发出的臭味一年比一年大
道里区新发镇五星村,在地图上没有特殊的标志,仅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几十年来,因这条河的存在,让村民尝遍了喜怒哀愁。河的上游起源于哈市南岗区,流经道里区新发镇4个村后流入松花江,全长18公里,主要功能是用于行洪排涝。自2008年以来,有7人在汛期落入河中,一人身亡,村中河成了“要命河”。
这条河形成的历史较早,有村以来就有这条河的存在,属自然形成。河道绵延弯曲从村中央流过,村里的部分民宅依河而建。据村里老人讲,年轻时,他们还经常跳进河里捞鱼捉泥鳅,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这条河就见不到清水和鱼了。在河的上游,小加工厂挺多,排出不少污水,同时,五星村本村人口增多,在河道两侧挤占建房,河中垃圾积存后发出的臭味一年比一年大。村民不敢开窗户,连续24年,一到汛期河满外溢,垃圾臭水就会倒灌到民宅里。
“智囊团”决定不修路先治河
把钱投在老百姓最关心的工程上
今年5月份,道里区打响了环境卫生整治战役,“战场”就定位在出城口和城乡接合部的村镇。道里区新发镇是道里区4个乡镇中距离市区最近的一个镇,又是哈双北路、老机场路两个出城口的必经镇。基于新发镇的地理位置考虑,道里区政府决定拨给新发镇400万元环境卫生整治专款,主要用于改造村镇环境、改善民生条件。
拿到400万元,新发镇的党委书记潘洪发却高兴不起来,这笔钱怎么花?花在哪?他思来想去连夜召开了党委会。有人提议把全镇5个村10个屯的路彻底修一修,也有人认为应该结合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建一个像样的大广场……最终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五星村,决定既不修路,也不建广场,把钱投在群众最关心的治河工程上。这一决定报到区里后得到了批准。

村民自拆民宅为工程让路
村民积极配合改造工程,事先成立的拆迁队一个人都没用上
经专家测绘,穿越五星村的河段有3公里,河道紧贴村民的建筑物,流经最窄处只有1米宽。按照专家的设计施工方案,改造后的村中河为全封闭式的暗河,上面走人下面排水。清淤扩床、钢混浇铸河底和河堤、用定制御件封顶修路,开工后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足够的空间。特别是清淤扩床,河中8000多吨垃圾要捞上岸,河床还需要统一挖到深2.5米、宽3米的标准。靠人力挖,耗资超出计划,时间将延长一个月;动用机械,需拆除河道两岸的建筑物,挖沟机和拉运淤泥的汽车才能进入。
为尽量减少村民损失,新发镇的党员干部每天4点钟起床,沿着河边用皮尺一家一户的量,在图纸上一一作出标记,能不拆的墙就想办法绕开。一连7天,3公里的河道走了5个来回,干部们的脚印在高低不平的河岸上踩出了一条清晰的小道。情况都摸清了,涉及拆迁的村民共37户,其中房屋3处,棚厦、车库5处,围墙栅栏29处。5月6日,前期拆迁开始,得知政府要治河,一夜间,河两岸改造红线内的建筑物只剩下一处,村民主动拆了自家的墙和房屋给工程让路,事先成立的拆迁队竟一个人都没用上。
治理改造工程进度
工程进展
截至7月7日,五星村臭水河治理工程过半。
垃圾清运
每天出动大型机械3台,运送土方车辆15台,运出河道垃圾和淤泥2000多车。
施工方法
为防连雨天造成塌方,现场施工采用了科学的推进式施工方法,前方挖淤泥,后方清根扩槽,紧跟支板下钢筋浇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