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研孵产业化 哈尔滨城市科技搭上“动车组”
2014-07-21 23:15:36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孙晓锐 邓博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1日讯(记者 侯巍 孙晓锐 邓博文)谁掌握了科技,谁就掌控了未来。科技产业集群锁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紧围绕科技与创新,也成为引领哈尔滨科技创新乃至全省创新发展的“动车组”。

  近日,国内首家生产高端钛合金产品的航天高技术创新产业园区开工建设,标志着哈高新区进入项目开复工高峰。近年来,哈市松北区按照3+4的产业布局,积极打造“三片、四带”的大松北全产业链,继续加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八园”建设,将松北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科技创新城始终坚持一定在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入驻城内。

  目前,甲骨文、中化石油、神华集团等3个世界500强区域基地和总部项目已经在此落户;16.75亿元的航天三院哈尔滨产业园(钛合金)、12亿元的台湾永龙光电等项目已开工建设;20亿元的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18.6亿元的中小燃气轮机以及深圳同洲电子、大普光电、北京四维图新等一批行业领先项目也相继签约入驻……像这样的世界500强、行业100强企业在科技创新城随处可见。

  在科技创新城2.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科技研发机构已入驻160家,其中80家投入运营的高端研发机构已构成新城的内生动力,开始为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省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

  东北地区第一个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就落户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这仅仅是科技创新城众多“国字号”研发机构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在科技创新城集聚的160家科技研发机构中,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工程中心及实验室占入驻科技研发机构的47.5%,接近总量的一半:以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为代表的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以高效焊接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代表的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代表的5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以国家能源工业燃气轮机研究发展中心、哈工大集团小卫星研发中心为代表的55个国家级工程中心……这些国家级研发机构承担着很多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的研发工作,很多机构不仅在国内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在国际上也处于技术领先水平。

  这些“高精尖”的高端研发机构成为科技创新城内的创新内核,让哈尔滨松北区西部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板块,囊括8个专属园区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中国北方、辐射东北亚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内外知名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王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