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4日讯(记者 侯巍 孙晓锐 邓博文)23日,第八届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大兴安岭塔河县。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塔河县常被人称为“绿色基因库”和“天然中药材之乡”,这里还是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基地,享有“中国落叶松故乡”之美誉。塔河县森林覆盖率90.9%,优越的生态环境被人们称为“绿海明珠”。
近年来,塔河县着力打造生态建设,形成了以森林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结构。
生态建设是发展的根本
七月,走进塔河县,仿佛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层林叠障,花香、草香、树木的清香沁人心脾。塔河县林业施业区面积9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0.9%,蓄积量5789.7万立方米。依托森林资源的天然屏障,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有马鹿、驼鹿、黑熊、野猪、猞猁、狍子、雪兔、榛鸡(飞龙)等380多种珍禽异兽,有蘑菇、猴头、黑木耳、金针菜等十几种山野产品,有黑越桔(都柿)、红越桔(亚格达)、草毒、黑加仑、山丁子等几十种野生浆果,有黄芪、贝母、党参、百合、五味子、木灵芝等250多种纯天然中草药材。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当地巨大的生态优势,成为塔河进行生态建设的良好基础。
产自塔河的灵芝。
塔河县开发建设近50年来,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000多万立方米。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多年来,塔河积极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青山。
延长产业链条加速转型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塔河县不断壮大接续产业,以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提出了“生态固本、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不断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和替代产业,建设塔河工业园区和林下经济综合示范园区。
依托园区平台,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富来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公司纷纷入驻。如今,塔河工业园区已经入驻企业达到15户,计划总投资11.06亿元,目前到位资金6.7亿元,累计实现产值15亿元,上缴税收4500万元,创造利润7000万元,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951人。
林下经济助推百姓致富
从2012年开始,塔河县又建立起集食用菌、小浆果、北药、特色果蔬种养殖于一体,以黑木耳棚室吊袋栽培等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为主要目的的林下经济科技综合示范园区。为更好地发挥园区的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塔河县将进一步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尽快将其打造成为集食用菌立体栽培、小浆果种植、北药种植等五大产业为一体的产值过亿的综合科技示范园区。
种植户晒木耳。
打造林下经济科技综合示范园区只是塔河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塔河县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本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形成林牧、林禽、林药、林菜、林果、林菌、林渔、林蜂、林艺、林服多业并举的良好发展局面。目前,塔河县已建立了十八站乡食用菌养殖基地、塔丰力禾生态养殖合作社、绣峰雪兔养殖场等16个创业致富示范基地。
2013年,塔河县绿色食品产业计划实现产值3.763亿元,林下经济五大产业计划实现产值4.384亿元,全部超额完成。如今,塔河县已成为我省唯一的“中国森林食品产业示范基地”。
生态建设正悄然改变着塔河这片土地,“绿色”逐渐让塔河人的生活变得更清新。如今的塔河,正向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更加优美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