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8月7日讯 田锐的个子不高,黝黑的脸上挂着一副老旧的黑框眼镜,也许是过早被困苦的生活所磨砺,他似乎并不爱笑。正是这个不苟言笑的大男孩,作为嫩江县高级中学的毕业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14分的优异成绩,已被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
在田锐的印象中,每年一到种地时,他就跟着父母四处借钱买种子和农药,“家中还有年迈的爷爷和姥爷,两位老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常年需要吃药,所有的医药费都由父母来承担。”田锐告诉记者,长年累月的劳作让父母的身体都不太好,无法进行过重的体力劳动,只能靠着家里的几亩土地维持生活,“去年家乡遭灾,几乎颗粒无收,父亲愁得蹲在门口叹气,母亲呆坐在窗前偷偷地抹眼泪。”
父母的艰辛令田锐心如刀绞,“父母想方设法把钱省下给我,平时生病都舍不得买药,菜里的肉几乎从不动筷,都留给我,我总是把肉放回父母碗中。”田锐说,记得有一次他丢了一个月的生活费,他不忍再去管父母要钱,就利用放假的时间捡瓶子卖钱挺了一个月。“每天我只吃两个馒头和一包方便面,每次妈妈打电话问我‘还有钱吗?过得还好吗?’,我都含泪告诉他们我很好。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捡瓶子、纸壳,贴补家用。”
田锐知道,自己的学费和食宿费用是父母肩头的重担,尚无工作能力的他只能刻苦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来让父母宽心。在父亲的眼里,田锐是最懂事的孩子,不但照顾家里,还能安慰自己和妻子,“有时家里遇到难事,孩子还会开解我们,这让我们很暖心,我和孩子她妈妈再累也高兴!儿子常常深夜在灯下苦读,我劝他休息一下别累坏了,孩子却说,学习再累能有种地累吗,多学习一会没事儿。”
课余时间,田锐喜欢打羽毛球,“球拍最差的也要几十元,想到家中的情况,我打消了求父母买球拍的念头,一个月捡了几百个瓶子,卖了三十元钱,终于买了一个自己的球拍,也能像别的同学一样在体育课打羽毛球。被大学录取后,我每天拾荒为自己存学费,希望有好心人帮助我走入大学,我一定用好成绩来回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