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深入开展“六项引领行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牡丹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闫岩
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深入人心?通过学习上级精神,总结以往经验,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要遵循认知规律。树立价值导向,持续高调宣传“三个倡导”,让人耳濡目染、耳熟能详;扩大价值认同,运用理论、文化和道义的力量,情理交融地开展教育、凝聚共识;推进价值融入,将“三个倡导”落实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明提升的具体措施之中,推动践行。要善用道德力量。强化道德引领,用传统美德涵养民心民风、升华人性纯洁党性;强化道德示范,用群众信服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感染教育群众;强化道德实践,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群众参与体验。要顺应民心民愿。顺应幸福追求,树立“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的价值导向;顺应文化需求,寓教于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传递核心价值观;顺应问题诉求,集中整治反应强烈的不文明行为和问题,不断净化社会风气。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首先将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到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上来,发动市民征集归纳提炼了《牡丹江市民幸福公约》,即:对自己,健康是福,知足是福;对他人,包容是福,真诚是福;对家庭,关爱是福,和睦是福;对生活,从容是福,乐观是福;对事业,敬业是福,奋斗是福;对社会,尽责是福,奉献是福;对国家,安定是福,富强是福。其次,从市委战略高度提出以践行“我们的幸福公约”为牵总,通过实施树立“我们的榜样”、诵读“我们的经典”、欢庆“我们的节日”、奉献“我们的爱心”、坚守“我们的诚信”行动,打造具有牡丹江特质的精神高地、道德高地、文明高地。
一、践行“我们的幸福公约”,就是用正确的幸福认知调节公众心态
在这项行动中,我们倡导“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导向,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弘扬“回报社会、共创和谐”的幸福文化。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创办幸福故事会、幸福微论坛,举办“弘扬核心价值观与我的幸福生活”大讨论,开展“我的梦•雪城梦•龙江梦•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推进幸福社区、幸福村屯等系列创建活动,引导人们以科学的幸福观涵养人生、抵制邪气,以更加健康理性的心态追求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
二、树立“我们的榜样”,就是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引领社会风尚
在这项行动中,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抓典型,问计于民选典型,贴近实际树典型,其中以群众为主体推荐的“最美牡丹江人”定期在媒体发布,吸引了市民广泛参与。持续放大榜样的示范效应,广泛建立“善行义举榜”,层层组建“雪城正能量百姓宣讲团”,让群众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去年以来已宣讲380余场次,受众近6万人。坚持褒扬关爱先进典型,开展“为奉献者奉献”活动,给予典型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开展“帮创业、帮致富、帮教育、帮健康”等帮扶活动,营造了好人好报、善有善报的社会氛围。
三、诵读“我们的经典”,就是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提升品格品位
在这项行动中,我们大力倡导学习国学经典、红色经典、专业经典。实施党员干部引领,市委带头创办“实创大讲堂”,将经典诵读纳入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计划和机关自身建设,定期进行学分考评。实施小手拉大手,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德育教学计划和团队活动,编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各学校已普遍成立国学社团,常态化举办“国旗下的经典诵读”主题仪式以及经典赏析、“同诵经典”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实施全民阅读,广泛开展“书香溢雪城”读书活动,编发《中华传统美德读本》,成立市国学院和县(市)、区及高校国学分院,在全市打造了500多个经典文化楼道(庭院)。
四、欢庆“我们的节日”,就是用鲜明的主题内涵丰富精神世界
在这项行动中,我们坚持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弘扬现代节日文化,活跃地域节日文化,让群众在参与互动中接受先进的价值理念。其中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突出“同福”主题,倡导“辞旧迎新、祈福纳祥、阖家团聚”;清明节突出“感恩”主题,倡导“祭奠先人、缅怀先烈、追念先贤”;端午节突出“爱国”主题,倡导“爱国忧民、执着求索、献身理想”;七夕节突出“恩爱”主题,倡导“忠贞爱情、家庭和睦”;中秋节突出“和谐”主题,倡导“幸福、和谐、团圆”;重阳节突出“孝亲”主题,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等等。每个节日都固化如新春秧歌汇演、清明绿色公祭、端午龙舟赛、七夕鹊桥会、中秋诵读、重阳敬老等活动,形成长期抓、抓长期的工作格局。
五、奉献“我们的爱心”,就是用经常的互助关爱传递道德力量
在这项行动中,我们积极倡导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营造“爱心是责任、爱心是义务、爱心是时尚”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打造“社区十五分钟爱心圈”,市区已有90%以上的社区建立了志愿服务站(点),建立爱心候车室286个、爱心超市183个,全市已注册志愿者28万余人,涌现出“爱心虎”志愿服务队、“红马甲”助老团队等志愿群体。真心实意关爱弱势群体,开展“六援六送”惠民活动,完善社会捐助运行机制,2013年募集爱心帮扶基金3100万元,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了关爱。
六、坚守“我们的诚信”,就是用基本的道德准则规范社会行为
在这项行动中,我们通过政府“取信”、企业“立信”、个人“守信”、司法“公信”,推动全市上下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强化诚信教育,开展“十行百佳诚信单位”命名活动,组建诚信联盟,全市5000余家企业、商户签署“守信承诺书”,创建了8条“诚信联盟一条街”。强化诚信监管,完善政府部门服务承诺制度,推行“阳光公正司法”,使公平正义体现在司法的各个环节。开展“失德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征集“十大不文明行为”,举办“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实践活动,辟建“诚信红黑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信用度低的企业和单位实行联合惩戒。
在工作推进中,坚持齐抓共管,建立分工明确的责任机制,市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具体行动由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文明办、市工信委等部门协调成员单位专项推进;建立分众化的管理机制,面向机关开展“万人评百科”活动,面向未成年人实施美德工程,面向社会倡导爱心帮扶等,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实践活动,做到广泛覆盖、各有侧重。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列入市级督查督办重点事项,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积极营造氛围,在各级媒体开设宣传专栏,制作刊发公益广告,运用互联网、微信、微博及时传播动态消息,组织撰写刊发系列解读性文章;公交站亭实现公益广告全覆盖,在主次干道LED屏、临街墙体、小区楼体、工地围挡等设置公益广告2000多处;在全市十个公园搭建群众文化舞台,编排推广了核心价值观快板舞、幸福歌谣等一批文艺节目。强化基础建设,打造了各类讲堂、文化楼道、社区夜校、志愿服务岗、周末义工岗等一大批传播和实践阵地;扶持建立榜样后援团、公益环保志愿团、国学宣讲团等市民公益团队,其中文明劝导服务队已吸纳1000多名市民;建立完善了褒奖关爱道德榜样的制度体系、党政机关经典学习制度体系、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制度体系等,以固化的制度保证持久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