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人员为家长代表制签。
新晚报8月28日讯 昨天,全市中小学校新学年班级抽签仪式在各自学校举行,记者走访了继红小学、69中看到,抽签流程均按全市统一要求“两先、一抽、不调”,在公正人员的监督下,现场抽选出每个班的家长代表,再经过两轮抽签最终学生与老师“配对”。
公证人员全程监督
新生人数少于往年
9时30分,69中学生抽签仪式在育红小学举行,在公证人员监督下,10名2014级新生家长代表参加了抽签分班仪式。黑板上,学校公布了每个班级配备的班主任和数语外任课教师名单。
一位教师在十个乒乓球上依次标明1-10,并将球投进抽签箱,在充分摇匀后,十位家长代表开始第一轮顺序号抽签,家长们按自己抽到的顺序号作为先后顺序进行第二轮抽签,家长抽取所代表班级与班主任、科任老师的对应顺序完成抽签。
分班采取“平均化”
不得设快慢班
据了解,各中小学在为新生分班时都遵循“平均化”的原则,尚未开始实行新生入学电脑一键分班,明年有望实行电脑一键分班。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全市中小学新生分班全部采用“两先、一抽、不调”的办法。26日各学校公布新生分班名单和教师组合名单,27日在各学校统一抽签确定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所有小学、初中不得举办快、慢班和重点班,坚决纠正中小学擅自举办实验班、特长班以及违规收费的做法。
责任编辑:王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