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本人提供。
生活报9月3日讯 许富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县一个穷山沟,初二时因家贫不得不投奔落户汤原县胜利乡种地的哥哥。哥哥看他成绩优秀,全力支持他完成学业。1980年,他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入依兰师范学校,1984年毕业回母校胜利乡中学任教。然而三年后,他却毅然走回大山,教书育人28载,为的是一个让人赞叹的执着——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校门。
不忍看辍学孩赶羊 两月劝回21名学生返校
许富回忆说,刚到黑金河中学看到,全校10多名老师挤在一漏雨的房间里办公,教室破烂不堪,桌椅竟是两块木板横放在土坯上,而且学生辍学现象严重。那时许富下班后,经常翻山越岭去家访,有时一直等到天黑,看见辍学的孩子赶着羊群回来,许富心里特难受:这不是当年的自己吗?为了不让孩子们辍学,他不厌其烦地劝说家长,两个月使21名辍学生回到课堂。他把自己家变成学生的“第二课堂”,义务为学生补数学,转过年中考,许富的学生数学平均成绩比全县高出20.62分。
教数学还当“更夫”“锅炉工” 早5晚5没有节假日
1995年许富被任命为黑金河中学校长,他深刻地认识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都是空谈,校长必须是一面旗帜。为此,许富不但没放弃初三数学把关教师的角色,还兼起了“更夫”“锅炉工”,每天早5晚5上下班,没有节假日直到现在。
2005年,黑金河中学与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他带出的队伍、建立的机制使学校不断发展。2008年起,学校连续六年重点高中升学率全县第一,许富也因此获省、市、县荣誉称号50余个。
多次让出高教名额 学生毕业多投身山区教育
同事们都知道,为了留住山村学校一线优秀教师,完全具备条件的校长每次都把晋升高级教师名额让了出去。妻子知道,为了便于工作,丈夫从没考虑过到山外县城居住。28年来,许富的学生近200人走出大山,走入大学。
今年春节,回乡看望老师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学生夏宏伟对他说:“您是我的榜样,我毕业后也要像你一样努力改变穷山沟的面貌。”而学生杨东辉,东北师大毕业后直接去了大西北,又是一个山区教育事业的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