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友谊县中心敬老院事迹简介
2014-09-10 15:42:5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为迎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促进友谊县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我县于2008年新建友谊县中心敬老院(五保户养老院)。

  新建的友谊县中心敬老院(五保户养老院)在友谊镇石门街,在农场医院、老干部活动中心西侧,友谊县公园东侧,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环境适宜、地形规整、市政设施比较齐全,是县人民政府委托县民政局管理的一所集收养、收治、康复、防治为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的综合性福利事业窗口单位。

  中心敬老院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3.38平方米,其中敬老院活动中心面积70平方米,内设棋牌室,可供60名老年人休闲娱乐,健身和餐饮。敬老院住宿面积1600平方米,内设:3人间30个,包间10个,可容纳110名老人居住。房间内配备电视、电话、低柜、衣橱、沙发、床、洗浴设施和生活用品,敬老院(五保户养老院)总投资540万元已在2009年1月16日试运行,现有管理人员6人,服务人员33人,受到县委、县政府和老年人的认可,现入住率达到98%。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敬老院将为我县弱势老人、孤儿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不仅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也为孤儿等困难弱势群体提供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使其在这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

  敬老院在做好入住老人养护工作的同时,坚持开放理念,依托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公共卫生资源,积极开展面向辖区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爱心”服务,如定期向社会老年人开放机构内老年人娱乐健身设施和医疗保健设施;通过开办老年大学、设立“敬老日”等形式吸引社会老年人到机构接受服务。敬老院与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合作,成立养老服务派出机构,为社会困难老人登记建档并提供无偿、低偿的“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困难援助、配送餐”等服务。坚持一日三餐不重样,周调整,月循环。按照老年人营养需求安排膳食,主、副食搭配。每逢节假日均改善伙食。尊重少数民族养员生活习惯,另行安排膳食。对待患病老人提供病号饭,保证本人满意,一日三餐由服务人员送至床前。同时,还面向散居的“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开办了“爱心食堂”,搭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延伸了服务范围,丰富了服务内涵,更体现了共创共享。

  近年来,中心敬老院在县党委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支持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花园式建设,人性化管理”的原则,本着“以人为本、以院为家、文明办院、敬老爱业”的办院理念,使敬老院条件不断改善,服务不断提高,切实保障了敬老院稳步健康发展。同时健全制度抓服务,实行院长负责制,积极开展院民参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成立了六个有院民参加的管理委员会,即“院务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伙食管理委员会、生产管理委员会、检查评比委员会、老人委员会”。使敬老院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中心敬老院明确了《院长职责》和《敬老院管理服务公约》,健全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管理服务委员会工作职责》、《院民分级护理制度》等,严格执行《敬老院财务、物资管理制度》、《敬老院管理服务公约》等,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在内部管理上,完善建立了院民公约,制定和完善了学习、会议、伙食、财务、医疗、康复、卫生、考勤等制度,明确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定期进行院务公开,建立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管理规范。在生活上,实行人性化服务,定期为老人改善伙食,举办生日宴会、节日宴,经常组织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娱乐活动,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举办“模范院民”评比活动,对当选的院民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在每排房间都设立了流动红旗,激发每一位院民的荣誉感。

  服务热情周到,老人生活舒适、幸福、美满。同时,敬老院积极开展“以副补院”活动,利用院空闲地种蔬菜、蒸米酒等,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让五保老人幸福生活,安享晚年。

  友谊县中心敬老院于2009年荣获双鸭山市四星级敬老院称号。这是我院多年来不断追求敬老事业、不断完善敬老事业、不断发展敬老事业的结果。我们将以此为起点,在各级政府、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下,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探索敬老事业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经验,开创我院工作的新局面,让院民生活舒心,居住安心,娱乐开心,安享晚年,为推动敬老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县的三个文明建设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李逢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