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付晓飞:满腔爱心酿芬芳 一片丹心育桃李
2014-09-13 13:54:28 来源:东北网  作者:许俊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2日讯(见习记者 许俊鹏) 在东北石油大学,付晓飞是个“牛”人,不仅因为他是国内“断层变形、断层封闭性及控藏机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国际断层封闭性组织中国演讲人,更主要的是他是指导学生增长知识的学者,也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向导。

  付晓飞教授始终认为教师不仅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渊博知识,更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操。十多年来,无论工作多么繁重,付晓飞教授始终坚持为研究生、本科生授课。他开设的《构造地质学》、《含油气盆地分析》、《大地构造学》等多门地球科学类课程,教学效果深受专家和同学们的好评。在教学过程中,他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他的课堂上,他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能把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总能把书本的知识联系到实际的应用,总能把经典的理论扩展到当前研究的前沿。同学们对付晓飞教授的评价是:“小付老师课上很严厉,讲课很给力,课下很真诚”。在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付晓飞教授爱生如子。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他多方奔走,为学生开创了与国外、与研究院所、与其它高校、与校内其它导师联合培养的四种模式,极大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他的项目组中,每年用于学生野外调查、学术交流和发表文章等活动的费用近50万元。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他积极鼓励学生以自己研究方向为核心,参与课题部分工作,帮助学生练就“读、写和讲”三项本领。同时,他尊重研究生的劳动成果,鼓励研究生独立发表高级别文章。在科研过程中,他鼓励学生始终处于“永不忘记昨天启迪,永不放慢今天脚步,永不停止思考明天”的工作状态。近年来,他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8人,其中,获黑龙江省优秀论文2人,校级优秀论文6人。直至今天,毕业多年的学生每年都要到学校来看望他。

付晓飞在野外作业。资料图片

  付晓飞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学生,不仅仅要学会专业知识,更要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他坚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并形成了一个严格的规定:他带的研究生,一年里必须要在野外作业一个月;与油田合作的项目,实行双导师制度,学生必须在油田找一个基层经验丰富的导师,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要搞清楚油田的每一个细节,掌握第一手资料。曾氏因为他的严格规定,他的学生汪汪没毕业就被各大油田“抢”到本单位。

  生活中的付晓飞教授为人随和,没有了教师的严厉,没有了领导的架子,似春风化雨。付晓飞教授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那份对地质研究的感情,对学校事业发展的热爱;坚持着对知识的追求,对学术的探索,对学生的关爱,对同事的真诚和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十几年来,付晓飞教授就是这样刻苦钻研,潜心育人,为东北石油大学的教育事业,为祖国的石油工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科研探索中的付晓飞耐得住寂寞,始终终遵循着自己的研究兴趣,埋头在“断裂变形”、“断层封堵性定量评价”和“断裂控藏机理”方面的科学研究中,先后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黑龙江省教育厅一等奖5项。先后荣获大庆市第六届青年科技奖、“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孙越崎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他所在“油气成藏与保存”团队为黑龙江省优秀导师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近几年,他先后荣获第五届大庆市青年五四奖章,大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付晓飞简介】

    男,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骨干,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核心骨干,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油气运移学组秘书长。国际断层封闭性组织中国演讲人。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现任东北石油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

责任编辑:彭佳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