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3日讯 9月13日,中央外宣办《网络传播》在中国互联网二十周年以及创刊十周年之际,中国网络媒体过去与未来研讨会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举行,就中国网媒过去和未来展开系列研讨。以下为烟台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胶东在线总编辑邓兆安主旨演讲:
非常高兴参加“中国网络媒体的过去与未来”研讨会,首先我代表烟台广播电视台、胶东在线网站对《网络传播》杂志创刊10周年以及《体制内@中国网络媒体纪事》一书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

烟台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胶东在线总编辑邓兆安。
在汹涌澎湃的互联网浪潮中《网络传播》杂志应运而生,以其权威、专业和广博的知识、精诚的服务向社会翔实地传递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声音,让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和倾听到互联网发展的最新脉搏,成为我们认识互联网,建设互联网,交流行业经验的重要平台,是中国互联网十年高速发展的见证者和风向标,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网络传播》杂志的大力支持下,胶东在线在新闻宣传、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经验在国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引起了业界较大的反响。在此,我对《网络传播》杂志给予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今天参会的和没有参会的全国地方新闻网站的各位同仁、老大哥,不但没有看不起我们这个小兄弟网站,反而给了我们无私的关怀和帮助,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力量,促成了我们的化茧成蝶,可以说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十年弹指一挥,回顾这十年,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商业网站曾经主导网络发展的形势下,新闻网站,尤其是地方新闻网站不甘寂寞,异军突起,在不断的突破与创新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各自的优势和各自的发展理念,打破了商业网站曾经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但在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发出了强大的声音,奠定了新闻网站第四主流媒体的地位,在产业经营上也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今天齐聚在这里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就是其中杰出代表。胶东在线有幸赶上了这拨发展机遇,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一路走到今天,这其中曾有徘徊,也曾有过迷茫,但我们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直秉持创新的理念,才取得了今天这些成绩。
回顾胶东在线这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感慨颇多。
作为一个来自传统媒体的负责人,我于2001年8月,年过43岁的时候,组织上安排我筹建胶东线网站,到现在已经13年了,当时从没接触过网络,也没有使用过电脑,却去从事当时看来非常前卫的网络事业,尤其还是在一个地级市,没有人相信胶东在线能走到今天,并取得这样的成就——先后获得两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五个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并且今天我们还有幸获得了中国地方网络媒体持续成长网站及中国网络媒体十年坚守人物。
第一,得益于我们始终重视挖掘宣传推广重大典型。
我对新闻典型的挖掘报道是很有渊源的,而且一直贯串在我的新闻职业生涯之中。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莱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期间,对杂交玉米父李登海,从1984年至1991年的7年时间里,我几乎全程跟踪报道,经常随他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并到海南实地采访,体验玉米育种艰辛而又枯燥的生活,采写的《冲向世界的金色种子》在中青报上发了1/3版,为他当选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助了一臂之力。可以说李登海这个典型报道为我积累了不少经验。90年代,在烟台电视台工作期间,又挖掘推出了闻名全国的“社会服务承诺制”经验,经中央电视台报道后,引起了中宣部的高度重视,确定为重大典型向全国推广,该系列报道获得了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创办网站之后,我更加重视和珍惜利用网络优势推广典型,2011年,我们抓住烟台“最美女孩”刁娜这一平凡人物挡车救人被撞的事件,采写了《女孩以身挡车救人被撞,烟台上演“最美”传奇》报道,在“小悦悦”事件导致的“道德寒冬”里,在“许霆案”、“彭宇案”引发的“老人到底该不该扶”的舆论背景下,这一报道迅速在国内被放大,新华网、人民网以及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凤凰等150余家重点网站转载,在网络上瞬间形成了巨大的传播效应。央视《新闻联播》用时近3分钟加评论报道了刁娜事迹,将此事推向高潮。很快央视又在“2011年度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授予刁娜“最美中国人”称号。去年刁娜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今年又当选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可以说胶东在线在刁娜的宣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春节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给患白血病的烟台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这无疑又是一个重大题材。春节刚过,我们就召集骨干人员开会,进行了精心策划,迅速派出记者深入采访,撰写了题为《习近平复信村官引巨大反响无悔青春谱写中国梦》稿件,迅速引起全国网媒强烈关注,国家、省网络主管部门要求各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转载链接。我们接着又精心制作了大型专题,明年将参加优秀作品评选。
除此之外,我们还接连报道了“最美高富帅”周江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刘盛兰、“消防英雄”孙茂珲、全沾蓉,“山东好人”王华堂夫妇等一大批典型模范人物,一时烟台成为“好人”沃土。
这些典型报道我们都走在了当地传统媒体前面,我最大感受就是一定要有责任担当,社会越来越复杂,乱象也不少,作为网络媒体更要守土有责,多为社会塑造正面形象,从而激发人们向善、向美、向上的力量。
第二,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创新,以强烈的民生情怀,打造了“桥”系列品牌栏目。
胶东在线刚创立的时候,我们就确立了打造品牌栏目、品牌频道和品牌活动三个打造的发展理念。
在胶东在线刚开通的第二年,我们就创办了至今闻名全国的《网上民声》栏目,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现在共有137个部门参与在网上与群众沟通交流,解答问题,收到群众留言60万余条,回复率保持在97%以上,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开创了中国网络问政的先河。中宣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都对这一经验进行了突出介绍和重点报道,全国有300余家党政部门和网络媒体前来考察学习。2009年10月,《网上民声》荣获了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名专栏)。2012年10月,《网上民声》经验被中宣部选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在全国推广,成为国内网络问政标志性栏目。2013年底,成立了《网上民声》民间“智囊团”,组织专家及网友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2014年,依托《网上民声》栏目我们成立了“胶东网络舆情研究中心”。
《网上民声》的成功,并没有让我们躺在功劳薄上,而是继续发力,持续推出了百姓欢迎、享誉国内的系列民生服务品牌,开创了利用网络促进社会管理的新模式。2008年推出《爱心无限》栏目,搭建了全社会帮扶救助弱势群体的“爱心桥”。2010与烟台司法局、市律师协会联合推出《网上问法》栏目,为有法律需求的群众每天24小时在线免费服务,被誉为网上法律服务的“舒心桥”。2012年又先后与市体育局、体育协会推出《快乐健身》栏目,与市卫生局推出了《网上问诊》栏目,为百姓搭建起了“健康桥”,其中《网上问诊》还被卫生部列为全国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典型在全国推广。
为了更加接地气、贴民心,我们把《网上民声》等系列品牌栏目从网上搬到了网下,建立了多个“基层联系点”,组织栏目编辑、记者以及职能部门,深入到居民社区,现场受理解决问题,形成了网上网下双轨服务的长效机制。
正是创办的这些接地气,百姓离不开的栏目,才成就了胶东在线在国内与众不同的特色,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网络办在烟台专门召开了“胶东在线现象”品牌建设研讨会,并精心出版了《胶东在线现象》一书,在全省推广网站经验。2012年8月,网站被山东省委宣传部选入践行“三个一切”服务基层群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作了巡回报告,是7名报告团成员中唯一一家网络媒体。
在品牌的道路上,我的体会一要不断创新,二要坚持不懈,三是要紧紧依靠政府职能部门。
第三,得益于我们始终紧扣时代主旋律不断推出有重点影响力的主题活动。
2011的12月,在国信办和省网络办指导下,我们精心策划,面向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家城市新闻网站,发起了“爱传百城——寻找最美的你”活动,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心浪潮。国信办先后三次要求全国网络媒体在突出位置转载链接,“百城寻美”一时成为网络热词,被专家誉为2011年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活动之一,还被评为国内十大网络新闻。央视《焦点访谈》为此以“最美的你”为主题作了专题报道。2012年,以该主题制作的网络专题《接力寻美温暖中国》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作为中国新闻奖有史以来唯一一位网络媒体代表在颁奖大会上作了发言。2012年9月,“爱传百城”被国信办纳入迎接党的十八大重要网络文化活动,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2012年10月15日,我又第二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平凡的感动》一书首发式。该书由我们创意并参与编写,国信办主编。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两届,今年12月将举办第三届。
为了积极响应了中央节俭养德的号召,近期,由国信办指导,我们又创意策划面向全国推出了“绿行中国”节俭环保大型公益活动,携手全国百家新闻网站、千家酒店、千家旅行社,广大网友共同参与,拒绝使用酒店“六小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给予了重点报道。这些年来,我们还先后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新雷锋日记”、“爱心故事会”等一系列传播正能量的活动,充分彰显了网络媒体的责任和担当。
第四,得益于我们不断注重理论上的提升与升华。
为了把《网上民声》等栏目做强做优,我们不断吸收和发挥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多次进行理论研讨,组织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了《中国式网络问政》等一批理论成果。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何加正总裁、高岗老师给予我们的巨大支持,不但参加了我们的理论研讨,还亲自为《中国式网络问政》撰写序言!《网络传播》杂志也给了我们无私的关怀和帮助,十年来共刊发了三十多篇文章,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群众的境界和水平,扩大了栏目的影响力,在这里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从实践到理论,然后再用理论指导实践。胶东在线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胶东在线的以上实践证明,小网站照样可以做出大文章。对我们地方新闻网站来说,只要找准工作发力点,完全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历经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从以前人们口中的新媒体逐渐走入常态化,未来对我们来说有着更多的期望和诱惑。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要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变成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今年成立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为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互联网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一)要在融合发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最近中央提出了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对我们大多数脱胎于传统媒体的地方新闻网站来说,将面临一次新的洗牌,未来十年,一定是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的十年,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将互为补充,未来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一部共同成长的发展史。我们要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遇,主动参与到这一融合进程中,积极掌握融合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增强信心,果断决策,努力争取适合的政策为我所用。
(二)要把技术这一发展短板变为长板。网络依靠技术而生,互联网的每次变革无不体现着技术的魅力,可以说技术创新演化了互联网发展。与商业网站相比,部分地方新闻网站一直存在技术劣势,我们必须尽快调整结构,在重视内容建设的同时,更多地向技术倾斜,由技术开发向研发转变,让网络媒体更加科技化,把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竞争力和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重视和掌握更为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意味着我们能否把存在于头脑里的创新顺利转化为成熟的产品,意味着我们能否打开更为广阔的经营之门。
(三)要努力拿下移动互联网准入券。今天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点燃了很多网站的第二轮创业热情。从某种意义上,PC互联网正逐步走入传统媒体。在移动新媒体面前,我们必须积极谋求嬗变,努力打造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新业态,才能赢得更多主动权,也才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着力打造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做成全市乃至更大范围的。还要学会借水行舟,利用好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更要努力尝试开发新平台,未来地方新闻网站也有可能在移动新媒体领域创出独有的模式,从而引领发展潮流。给自己一个更高的起点和畅想,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无论昨天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都只能代表曾经拥有,互联网革新很快,能否经受得住大浪淘沙,创造新的辉煌,需要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到中流击水,胶东在线愿与全体业界同仁一起共同携手,为新闻网站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