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父母帮带孩男子觉得愧疚 给“带孙费”惹怒媳妇
2014-09-19 14:14:49 来源:大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9日讯 父母来帮忙带孩子,儿子心里觉得愧疚,于是想给父母开“工资”。这事被媳妇知道后,很不高兴。她觉得,爷爷奶奶带孙子是中国家庭的传统,也是天经地义的事,给钱伤感情。

  为此,夫妻俩闹了一场矛盾。那么,父母帮儿女带孩子,应不应该给“带孙费”?近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采访。

   起因儿子要给父母发“工资”

  家住让胡路十区的孙明(化名),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庆工作,之后结婚生子。

  孩子出生后,夫妻俩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实在忙不过来。本来,他们想雇个保姆,但孙明的父母觉得不行,万一保姆给孙子气受怎么办。于是,老两口从老家过来和儿子儿媳一起住,帮他们带孩子、料理家务。

  父母过来帮忙照看孩子,原本是件好事,但没想到,问题也随之而来。

  按照孙明的想法,如果请保姆,每月也要花两三千元。现在父母替代了保姆的工作,每天十分辛苦,不说情感上给多少回报,至少在钱上不能亏待他们。

  于是,孙明在没和媳妇商量的情况下,把这个想法说给父母听。父母说,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扯这么清,给不给都行。

  孙明媳妇知道这事后,很生气。她觉得,爷爷奶奶照看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没必要给钱,再说,就算不给钱,过年过节她也不会亏待老人。

  “如果家里就我一个孩子,这钱就不给了,我还有弟弟妹妹,父母放弃种地来看孩子,还要供妹妹上学,怎么能不给些钱呢?”孙明也有苦衷。

   调查可换一种方式表达爱

  公婆帮忙带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支付“工资”?这个问题不少人都遇到过。处理得好,一家和睦。处理不好,夫妻争吵,婆媳反目。

  9月17日,在让胡路北湖馨苑小区,记者遇到了几位接孩子的老人,于是上前询问:“你们给子女带孩子,他们每月给钱吗?”

  63岁的吴阿姨说:“平时不给,过年过节时,除了给钱还给买东西,但这些钱也都变相地花在了孙女身上。”

  另一位阿姨说,她家在拜泉县,专程来大庆给儿子看孩子,儿媳妇人很好,每个月都给她1000多元的零花钱,但她把钱都攒了起来,到时候留给孙子。

  一些年轻人则表示,虽然父母不主动索要报酬,但如果条件允许,都会给一些“带孙费”略表孝心。

  “父母常年给我带孩子,除了过年过节时给他们买很多东西,平时也会给些钱,这些都是子女应该做的,并不一定非要发固定‘工资’,以另外一种形式表达爱会更好。”今年32岁的李女士说。

   心声一些老人不愿当“保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年轻人工作忙,通常会让老人帮带孩子,大多数老人愿意照看,但也有一些老人不愿意当“保姆”。

  “年轻人教育孩子和老年人不一样,有时候孩子耍脾气,儿媳妇就说,都是让奶奶给惯的,听着心里很不舒服。”孙阿姨对记者说。

  孙阿姨老家在五常市,为了照看孙子,放弃了业余爱好来到儿子家,现在每天除了围着孩子转,有时得处理儿子儿媳的矛盾,还要打扫卫生、洗衣煮饭。她唯一的期盼就是孙子快点长大去幼儿园,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对于儿女支付老人“工资”的问题,庆大律师事务所李贤伟律师表示,在法律上,老人没有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的义务,如果孩子父母没有丧失抚养能力,老人有权拒绝抚养,一旦抚养,也有权要求孩子父母支付劳动报酬。

  李律师说,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缺少对孩子的责任感,老人收取“带孙费”可以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也有助于心理走向成熟。

责任编辑:关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