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小儿麻痹"姐妹俩"一个拄拐走一个只能爬 参加万人徒步走
2014-09-22 10:51:26 来源:生活报  作者:张清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刘瑞华家的镜子上写着: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刘瑞华(右)和王晓英一起探讨写作。

  生活报9月22日讯哈市平房区的刘瑞华和王晓英是一对特殊的“姐妹俩”,她们都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妹妹”50岁出头,只能拄拐行走;“姐姐”年逾6旬,只能爬着前行……第一次去公园、第一次演讲、第一次听哈夏音乐会、第一次万人徒步……在“妹妹”的帮助下,“姐姐”体验了许多的“人生第一次”……

  16日上午,家住哈市平房区的王晓英拄着拐杖,再一次来到了“姐姐”刘瑞华的家,这次她是给认识已近两年的“姐姐”送杂志来了。提起她的这位大姐,王晓英就关不上话匣子了:“我们都是小儿麻痹症的患者,有着同样被疾病折磨的经历,我拄着拐杖还能走,但刘大姐却没能站起来。”在一次巧遇之后,王晓英发现,刘瑞华虽然站不起来,但是乐观向上和向命运抗争的精神十分令人感动。从那以后,她和刘瑞华就成了好姐妹。

  她们同病相怜

  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

  一个拄拐走一个只能爬

  当日11时,记者跟随王晓英来到了她口口声声不离嘴边的大姐家。在车上,记者好奇地问:“还是先说说你自己吧,你为啥总来她家陪她聊天,带她出去玩?”一连串地提问,令并不善谈的她有些难以张口。

  王晓英思索了一阵后慢慢地说,她今年50岁出头了,3岁时因病留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从小她就告诉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一定得活出个样儿来。如今,全家人其乐融融,和谐幸福,已经当奶奶的她退休以后也没闲着,在平房区残联的帮助下,牵头组建了一个残疾人无障碍网站。目的就是带领他们走出来面向社会,感受到人间的真爱。

  王晓英告诉记者,她接触到刘瑞华,是在去年的一次活动中。“当时大姐坐在一台轮椅上正在和一位朋友聊天,她那阳光灿烂的表情和充满激情的眼神一下子吸引了我。”当王晓英握住刘瑞华的手时,几分钟都没有松开,脱口而出的一声大姐,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了解后才知道,刘瑞华也是从3岁时患小儿麻痹症,从没有站起来过。20多年前父母去世后,她几乎再未出过家门。

  记者在刘瑞华的家里看到,她的卧室虽然不大,但是收拾得井然有序。卧室内除了一张床外,其它的东西就是各类书籍和手稿。她从小喜欢读书写文章,虽然她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靠查字典记住了四五千个汉字。几十年来,她的散文、诗歌等作品先后在全国49家报刊上发表,见报稿件多达1100多篇,有的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还获得了一等奖。今年已经66岁的她,看上去依然很年轻,一说话总是笑容满面。在她床边的一块镜子上写有这样两行字:“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她们互帮互助

  妹妹就是姐姐的“腿”

  徒步“走”完全程 登上演讲舞台

  两年来,王晓英自从认识这个大姐以后,一有时间就来看看她,赶上过节还给她做点好吃的。

  刘瑞华感慨地说:“自从我与王晓英结缘,这两年来在她的帮助下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人生的第一次。我第一次从家里走出去,坐轿车到公园玩一天,到大自然中欣赏盛开的花;在今年的读书论坛活动中,她将我推荐到讲台上,我第一次登上舞台演讲;第一次到现场欣赏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第一次参加万人徒步走。晓英特意让她儿子将我抱出了家门,让儿子推着轮椅走完了全程;两年来,每个月她都将借阅来的书像邮递员一样送到我家……”

  上个月王晓英带她出去玩时,还给她拍了20多张图片,图片洗好后让儿子送给了刘瑞华,并且在让她选一张准备给她放大一张。说到这里,“姐妹俩”开心地说:“希望我们老姐俩的幸福就像照片一样,能永远定格。”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