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9月23日讯 无论是冰城市民还是外地游客每每走过龙门大厦贵宾楼前,总会被这座历尽沧桑,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所吸引,而楼前那五彩缤纷的玻璃雨搭更是曾引无数游客拍照留念。可一夜之间,作为一类保护建筑龙门大厦贵宾楼前的雨搭却被人擅自拆除。22日,本报独家首发的《龙门大厦贵宾楼雨搭咋没了》的报道,在读者中引发轩然大波,很多市民打来电话询问雨搭如今“身在何处”?被拆雨搭是否还会被修复?
22日,记者先后采访了龙门大厦贵宾楼、哈尔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文物执法科、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试图了解雨搭被拆始末,以及被拆雨搭的命运。
记者目击
雨搭现撂在一院子内大部分玻璃已被拆下
22日10时许,记者再次来到位于红军街的龙门大厦贵宾楼前发现,正门上方裸露在外的水泥墙体已被修复完毕,丝毫看不出有雨搭被拆除的痕迹。张经理带记者来到贵宾楼旁银行街上的一个院内。“拆下来的雨搭就放这儿了,已经拿苫布遮盖上了,我们一点也没有损坏,雨搭上面断裂的部位都是原先形成的,不是我们弄的。”

记者看到,约50平方米的雨搭被两张苫布完全遮盖住。雨搭上的大部分玻璃已经被拆卸下来,摞在院内。而在雨搭的外侧梁上能看到明显被切割过的痕迹。
龙门大厦贵宾楼
拆时称“自己有手续”
现在说“手续还没批下来”
根据当天雨搭被拆时现场围观者的描述,记者了解到,施工时贵宾楼的工作人员称是有手续的,完全合法。22日15时,记者再次来到龙门大厦贵宾楼,对于审批手续一事,酒店刁经理依然咬定自己有审批手续,但还没批下来。“马上了,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当记者追问为什么没手续还敢动工时,刁经理突然变得很理直气壮,“我们也是为了配合发展旅游城市啊,我们是想把酒店打造成哈尔滨的名片,所以才想把雨搭玻璃换一下。但前几天,施工人员上去看时,才发现整个雨搭的架子基本都已经腐烂了,风大一点,玻璃很容易往下掉发生危险。所以在修缮审批手续没有下来的情况下,就先用吊车把雨搭拆卸下来,放在西边的院子里,准备修缮。”当记者问具体什么时候能进行修缮时,刁经理说:“我们得等手续下来,然后找专家来设计,商定怎么修,然后才能动工,最后再安置到门脸上。”
哈市文管站
“目前未收到修缮申请”
拆除当天已下整改通知
对此,哈尔滨文物管理站贾英哲主任则表示,文物站虽然之前收到过龙门大厦的口头修缮表示,但一直没有收到修缮申请。而对于龙门大厦贵宾楼所说的,“审批手续一直没下来。”贾英哲表示,“如果收到申请手续,我们会在6个工作日之内给予答复,但目前还未收到。”
9时许,记者采访哈尔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文物执法科了解到,20日下午,他们接到举报后,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当询问是否有相关手续时,贵宾楼的工作人员表示领导手里有,但现场拿不出来。随后,文物执法人员对贵宾楼下达了整改通知单,告知他们对已拆除的雨搭必须进行异地保护,不允许破坏。
哈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
“复原后依据损毁决定处罚”
造成严重后果最高罚50万
对此,哈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分管执法局的徐鹤东副局长表示:“国家规定,一类保护建筑不允许拆除,如果需要迁移或是维修,必须要在文物管理站办理相关手续。如果没有经过审批,没手续属擅自拆除的话,我们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处理。同时还要按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请专家进行论证,按照程序进行修缮。等雨搭复原后,根据专家鉴定的损毁程度,再决定处罚办法。”
记者查询文物保护法了解到,擅自拆除、迁移不可移动文物,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被拆雨搭已经“78岁”
新艺术运动建筑中独一无二
“把雨搭拆了,我挺心酸的,这么有历史的一个房子,那么漂亮大方的门脸,就这么没了。”“几乎每年我都会去雨搭下面拍照留念,现在没有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好。”雨搭拆除后,最舍不得的就是冰城市民。
“1936年满铁进行了第二次大修改造,融进了日本建筑特色,当时楼前设置了雨搭。”记者查阅龙门大厦贵宾楼的历史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粗略算算雨搭已有78岁了。贵宾楼门口后加上去的雨搭,采用了金属构件,给人一种新奇感,门前两处飞鹰标识是1926年大修后恢复的装修物。哈工大建筑学院的师生对雨搭被拆一事的呼吁书中也写道,入口雨搭集中表现了新艺术运动建筑钢铁构件的风格特征,在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作为这栋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代表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雨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