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4日讯 由1992年开始获委任为家乡潮安的县级政协委员开始,全国政协委员刘宗明在22年内,经历了“逐级政协委员”的工作。身为“四级政协委员”,刘宗明在政协的道路上,一步一脚印,尽心尽力,全身心参与每一项工作。他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深感政协工作的与时俱进,“政协委员不再只是‘政治花瓶’,港澳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未来我将继续尽最大努力,提出更多有建设性提案,为国家和香港作贡献。”
刘宗明
内地改革开放初期,刘宗明开始回乡建学校办医院,从那时起,他就担起连接家乡与香港的桥梁。1992年,身为爱国爱乡进步港商,刘宗明被吸纳进入政协家庭,获委任为潮安县政协委员。1997年,他进一步成为潮州市政协委员,并于2004年“跨省”进入黑龙江省政协大家庭。
龙省“插班生” 投注逾半精力
他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人民政协专刊访问时笑说,自己是黑龙江省政协的“插班生”,“那时候牵头成立香港黑龙江经济合作促进会,省政府十分重视,立刻获邀加入黑龙江省政协。”从此,刘宗明也将自己超过一半的精力都放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2013年,刘宗明迎来自己在全国政协的第一次开会,“虽然在全国政协里,我是新委员,但在政协里,我算是‘老兵’”,“第一次开全国政协会议,就被安排在第十七组,组里成员大多是来自部委和央企老总,学到很多东西。”
口头建议佳 通宵写报告
他坦言,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由于经验不足,准备不够充分,开会的时候只是口头说了个建议。没想到,口头建议即获得组长的肯定,他尽快提交书面报告。于是,当天晚上他一夜没睡,起草了《关于中国大量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关注和建议》的提案。刘宗明满意地说,虽然通宵,但提案获得大家的肯定,获得22人联名。
刘宗明也十分关注国家的制度改善。近年来,政府强力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如何加强权利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他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的提案。他认为只有健全现有法律体系,公开透明招投标项目政府工程和建造企业资质,从源头上掐断腐败滋生的温床。
刘宗明坦言,当前,内地在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投标过程中,往往存在招标文件的编制不尽规范、借用资质或套用资质、串通投标、转包等问题,故建议中央应尽快修改现行条例,堵住相关条例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产生的漏洞和法律盲区。
倡工程标底公开共享信息
他以工程标底为例,指有关的标底应予公开,而不是必须保密,因为对于有能力串通投标的,标底根本就不是秘密,它只能为违法者提供寻租空间。标底及编制依据均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开,共享信息,以示公平。
刘宗明续说,相关部门还应限定用保证金保函方式,因为保函是投标人财务资信等级和能力的重要体现,金融机构出具保函会有严格的审验程序,具备资金能力的也未必能获得符合要求的保函。保函完全具备履约担保和赔付的功能,同时还能避免造成投标人资金流动性的压力,也能避免招标人将投标人保证金挪用的现象。
港澳政协作用趋明显
22年来,刘宗明深感政协工作的变化。他直言,现在政协工作效率很高,委员们的提案总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回覆,“我提交的两个提案,都在3个月内分别收到农业部和发改委的书面回覆,内容十分详尽。”而他感触最大的,是“政协委员的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国家及香港的发展都十分了解,港澳政协委员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提出问题也很尖锐,非常切合国家目前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