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4日讯 (记者 包海多) 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会议今天召开,我省将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切实解决地名上存在的一地多名、地名重名,地名命名罔顾传统、刻意崇洋、虚张声势、名不符实,地名译写不准确、用字不规范、含义不健康等问题。副省长、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孙永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将查清地名基本情况,根据国家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本次普查将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各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即国家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背景资料
2009年至2012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通知》要求,我省组织完成了黑龙江省沿国境线3800公里的18个沿边县(市、区)的地名普查任务。通过试点,共确定地名成果条数2.81万条,采编信息562万字,修侧标绘成果图822幅,标准化处理230条不规则地名,设置地名标识标牌2032个,历史地名232条,新增地名8132条,废弃地名165条,更名地名623条。建立完善了各级地名数据库,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高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