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讯 (记者 刘嘉) 记者从29日召开的黑龙江省秸秆禁烧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去年冬季,全省多地连续三天遭遇罕见的重度雾霾天气,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烟尘污染是导致大范围雾霾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介绍,秸秆中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秸秆焚烧后,秸秆中含有的有机质全部损失,氮、磷、硫等元素大部分转化成挥发性气体类物质或悬浮颗粒物进入大气。秸秆焚烧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标均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同时,秸秆焚烧所释放出的大量热能,造成土壤温度迅速升高,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水分散失、土壤有益微生物大量失活,进一步加剧了土壤肥力的下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对森林防火、航空和交通安全也构成威胁。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