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用红砖和象形文字营造出一种浪漫。
新晚报9月30日讯 俗话说得好,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就要吃烧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吃烧烤。对于“五行缺串,八字欠烤”的哈尔滨人来说,没有一种食物的诱惑能大于烧烤。
随着“80后”、“90后”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更多的时尚元素渗透到传统的烧烤文化中,“酒吧+烧烤”组成的新型业态正在掀起一场“烧烤革命”。简陋的折叠座椅被真皮沙发和实木长桌取代,气质忧郁的歌手弹着吉他唱起文艺腔十足的《董小姐》。小提琴、比萨、马里奥大叔这些跟烧烤完全不沾边的事物,全都出现在这种新型的酒吧烧烤里。在这里,撸的不是串,是氛围。
从去年11月哈市首家酒吧烧烤开业至今,10个月时间已经发展到四五十家。个别品牌甚至开始进军全国,加盟店发展到100家。烧烤行业悄然脱离“原始趣味”,进入文艺时代。
串店升级
烧烤和音乐搭配
除了烤串、流行美食和传统中餐,还有气质忧郁的歌手在低声吟唱
2013年11月18日,在这个谐音为“要要要发”的日子,“烤动力”湘江路店、“自古以来”达江街店两家酒吧烧烤开业。不仅是开业时间,两家店的装修风格甚至都如出一辙,钢铁、实木、红砖构造出现代时尚情趣,气质忧郁的歌手弹着吉他浅吟低唱营造浪漫的氛围。
与形式同时升级的还有内容,有着麻辣百分百、蜜蜂厨房等中餐品牌背景的“烤动力”主打“不只是一家串店”的概念,除了羊肉串和烤腰子,意大利比萨、德国香肠、韩国烤鱼以及众多的流行美食,全都出现在菜单上。而依靠伊春“烧烤王”起家的“自古以来”则声称自己“就是串店”,但菜单上同样有着众多传统中餐菜品。
酒吧和烧烤的跨界组合瞬间引爆了年轻人的热情,“开业不到一周就爆满,晚上六点到八点基本都要等位。”“自古以来”创始人、春禹宏餐饮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陈禹说。同样的火爆也出现在“烤动力”,“开业以来就天天爆满,高峰时段等位就有十多桌。”华悦餐饮集团运营总经理刘鑫说。
凭借超高的人气,“自古以来”在半年时间里又开了三家直营店,加盟店则开到了绥化、肇源、佳木斯。“烤动力”的势头更猛,“五个月的时间,100家加盟店。不仅省内,湖南、湖北、深圳都有加盟店或合作店。”刘鑫说。
火爆引来众多追随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到现在,哈市至少开了四五十家酒吧烧烤,“简单算下来,砸进装修里的钱就上亿。”
“80后”“90后”
捧红新式“串店”
从歌手的演唱,到服务生做游戏送啤酒,每一句话都是设计好的,为的就是提供快乐
无论是烧烤嫁接酒吧,还是酒吧嫁接烧烤,虽然形式不尽相同,其实做着相同事情——“烤制”快乐。
“从歌手的演唱,到休息时的互动,再到服务生到每桌跟你做游戏送啤酒,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们设计好的,为的就是给人提供一个快乐的场所。”华悦餐饮集团运营总经理刘鑫说。“自古以来”也秉持着这样一种理念,甚至针对不同门店所在地区的不同,在节目设置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像靠近高校的宣庆街店,演出中会加入小提琴演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
春禹宏餐饮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陈禹认为,冰城烧烤在经历了“口味本位”、“环境本位”之后,进入“氛围本位”时代。
2000年之前有名的烧烤都是一些小店,因为那时候大家追求的只是口味。在这之后,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催生出了像“大全烧烤”、“金刚山烧烤”这种大型烧烤店的开始出现,同时形成了“160”、“166”、“士翔”这样的品牌店。随着“80后”、“90后”逐渐开始引导消费,酒吧烧烤引发了新一轮的“烧烤热”。
“‘80后’、‘90后’成为中端餐饮消费的主导,他们出来聚会不再是为了撸串、喝大酒,而是为了享受快乐的氛围,酒吧+烧烤的模式顺应了他们的需求。”话虽如此,但陈禹认为目前的形式并不会一成不变,“我们最近也在进行调整,因为个别顾客觉得演出有点吵。”
陈禹认为,这一轮“烧烤革命”带来的最大利好是直接拉高了烧烤店整体的就餐环境和服务标准,“今后可能每一家烧烤店,都像酒吧一样,顾客不仅能吃好,更能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