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男子没时间亲近儿子 宝宝迟迟不叫爸爸
2014-10-04 09:37:29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袁子婷 陈瑛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4日讯  19个月大的儿子前几天才会叫他爸爸,不是因为孩子说话晚,实在是他和孩子亲近的时间太少了。

  王俊很忙,别人下班他上班,白天有时候还要加班。

身处离地面七八米的升降平台,王德沂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这盏不亮的路灯上。

  他为什么这么忙?

  东起萨尔图区团结路立交桥、西至让胡路区西苑南路、北起庆虹桥、南至中原路,在这样一大片区域内,共有4176根路灯杆、6888盏路灯、1万多盏亮化照明灯,总灯盏数量将近2万盏。

  这近2万盏灯的日常维修维护,是由11名路灯维修工来承担的,王俊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这支专修路灯的小分队,就是油田矿区园林绿化公司公共事业一分公司的路灯维修班。

  9月26日晚上,记者跟随路灯维修班一起夜间巡检,体验这群夜间行者的路上生活。

   上夜班叫“上路”

   沿路专挑“瞎”灯

  9月26日17时许,记者乘车从东风新村前往位于让胡路区西宾路老菜库附近的路灯维修班。

  正值下班高峰期,往来的车流密集不断,大家都奔着回家的方向。

  17时30分许,记者来到路灯维修班的办公楼,楼内亮着灯,有说话声从一楼的小食堂里传出。

  今晚夜班的维修师傅们,正围着桌子吃饭。室外温度已经降到8摄氏度,湿冷的感觉十分明显。每个人的手边都有一碗冒着热气的西红柿鸡蛋汤,喝了可以驱驱寒气。

  “今儿这天阴了一天,整不好晚上要下雨,一会儿上路了大家都注意安全。”路灯维修班的班长崔立叮嘱着大伙。

  夜间的巡检称作“上路”,外人听了觉得别扭,这却是对路灯维修班工作状态最贴切的表达。

  18时整,路灯被点亮,维修班员工也纷纷登车,前往预定的线路。记者跟随电工一组的车辆,开始了夜巡的体验。

  坐在车里,电工一组组长王德沂无心欣赏路上的车水马龙,他的眼睛盯着路两侧的灯杆,得及时发现不亮的“瞎”灯。

  “靠边停车吧,那个灯没亮。”王德沂眼尖地发现了一个“瞎”灯。停稳车,在车后放好安全警示锥,王德沂拎起十几斤重的工具包,登上高空作业车的升降平台。

  启动控制台,升降平台很快升到了离地面七八米高的空中,王德沂打开灯具外壳,里面掉落出好多死掉的小飞虫还有灰尘。用万能表检测后,确定是灯泡坏了。王德沂手脚麻利地从工具包里拿出一个新灯泡,三下五除二换好,地面上有人配合着送上电,路灯重新亮了起来。

  “换灯泡算是最简单的了,要是地下的电缆出了问题,需要探测、挖沟,那可就麻烦了。”不到15分钟,王德沂就完成了这次维修。

   夜里上班白天加班

   宝宝迟迟不会叫爸

  路灯维修班上路巡检的电工有11人,他们分为两个电工组,每周的一、三、五,是他们上夜班全线巡检的日子。

  路灯维修工的夜班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因为要依路灯点亮时间而定,而路灯点亮时间,是由计算机系统根据季节变化自动计算得出。夏季天黑得晚,路灯亮灯时间也晚,他们一般晚上7点半上路。冬天昼短夜长,他们的开工时间也提前到了下午5点半。因为地域范围大,一个组每次巡检七八条路,下班的时间一般将近零时。

  因为白天路灯是断电状态,看不出哪盏路灯出故障不亮,维修工们只能等夜间路灯开始供电后,上路逐个巡检,发现故障路灯,随即开始维修。遇到小毛病,都能手到病除。若是故障复杂,他们只能利用夜班后第二天的休息日来赶工。所以,他们的工作状态常常是下了夜班,回家睡几个小时,早上继续上路抢修故障,在家休息的时间没法保证。

  电工二组组长王俊,儿子刚刚19个月,半年前就会喊“妈妈”、“奶奶”了,王俊心里羡慕媳妇,也着急想听到孩子叫一声“爸爸”。可是,他忙起来天天在路上,半夜回家孩子已经睡了,根本没时间和孩子加深父子感情。结果,这一声“爸爸”,愣是前几天才刚刚听到。

   夏有蚊虫冬天冷

   落下一身职业病

  路灯维修工,常年工作在户外,遭的罪可是不少。

  夏天维修,头灯一亮,蚊虫直往脸上扑。在升降平台上的两个人,一人维修,另一人负责监护之余,还得帮着赶蚊子。

  冬天,半空中温度比地面低,风力比地面大,维修离不开动手,戴上棉手套手指不灵活,只能戴薄薄的线手套,没5分钟,手就冻僵了。再苦再累,维修不能等,大家就替换着上去维修。

  去年12月份,石油科技馆前的路灯电缆出故障,冻土坚硬无法挖电缆,而这里又是亮化重点路段。

  大家就一起想办法,最终决定由员工汲洪波带着180余米长的电缆,从80厘米粗的雨排管道里爬过去,将电缆隐蔽铺设。在狭窄的雨排管里整整爬了40分钟,才将沉重的电缆贯穿。从雨排管另一端爬出来时,汲洪波的安全帽上全是哈气凝结成的白霜,身上的工服脏得已经看不出本色。

  问起大家修了多少年路灯,记者得到的答案是12年、18年、22年……

  坚守在这样不为人知的岗位上,关节炎、腰肌劳损等职业病,几乎每个人都有。可是,缤纷了城市的夜色,为市民带去了光明,路灯维修人愿做默默无闻的夜间行者。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