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0月13日讯 进入十月,我省即将进入候鸟迁徙的高峰期。记者了解到,今年恰逢百年不遇的闰九月,候鸟迁徙的时间有延迟的可能。我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野生鸟类及栖息地保护督导检查工作,集中打击乱捕滥猎野生鸟类的行为,保护野生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
“其实候鸟迁徙也是有时间表的。”据我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科科长崔守斌介绍, “向我们保护区常见的鸟类中,白骨顶鸡和凤头鸊鷉是最早出发的。按照往年的时间,每年10月10日到15日是它们集中迁徙的时间。大雁、野鸭子等鸟类则往往要等到10月20日至25日才会集中迁徙。走得最晚的是鹤类,丹顶鹤等11月初才会举家南迁。”
“候鸟迁徙的时间还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崔守斌表示,今年春天就因为南方回暖快,我省气温也较高,候鸟归来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5-10天。“眼下正是阴历的闰九月,对物候多少有些影响。去年这个时节几乎树叶都黄了,而今年树叶变黄仅有一小部分,时间上应该比去年推迟了一周左右。从目前气温条件看,由于气温下降得不快,虽有少数白骨顶鸡和凤头鸊鷉开始陆续迁徙,但多数候鸟还没有准备迁徙,或许有延迟迁徙的可能。但是闰九月一百多年才有一次,具体对鸟类迁徙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链接: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中下游。该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以水禽最多,全区有鸟类123种,绝大部分为候鸟。雀形目鸟类43种,非雀形目鸟类80种,其中水禽60种,优势种为绿头鸭、绿翅鸭、红头潜鸭、鹊鸭等。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