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0月16日讯 哈市57岁的荆先生,平日里都坚持着练武习拳的习惯,在亲友眼中是一位身心康健愉快的“老男孩”。然而,半年前他却因突发心脏病而入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尽管身体完全恢复健康,并能延续往常的锻炼习惯,但他内心的阴影却一直没有散去,以至于在近日举行的一个家庭聚会上,荆先生竟最终选择自尽。
男子康复出院后自尽 “心脏不好活着真痛苦”
荆先生家住哈市南岗区,平日喜好体育锻炼,日复一日都坚持练武习拳,生活幸福快乐。然而大约半年前,荆先生在一次锻炼中突发胸闷、胸痛,同时伴发头晕、呕吐、血压增高的症状,所幸被周围市民及时送至哈医大四院抢救。
经检查,荆先生冠脉造影显示左冠脉急性闭塞,医生随即给予支架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荆先生病情好转并顺利出院。然而,对于荆先生来说,尽管身体恢复了健康,但这场突袭而至的病痛,却让他的内心陷入煎熬。出院后的日子里,他的性格大变,原本乐观开朗的性格消失不见,反而一点琐事都会让他大动肝火,但这种变化却并没有引起其家人足够的重视。
近日,在一个全家聚会的日子里,荆先生躲在房间迟迟不露面,最终当大伙破门而入后发现,他已经割腕自尽。“心脏不好,活着真的很痛苦。”从一旁的遗书中可以看出,这场疾病给他的内心带来重创,他甚至纠结于自己为什么常年锻炼还会生病。
心脏病人持续抑郁 两周以上就应就医
“原来没病时,可以毫无顾忌地做任何事情,一旦得了慢性病,干什么都放不开手脚。他们看到自己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干,又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因此,内心就产生了巨大落差,容易导致心理动荡。”哈医大四院心内科四病房主任陈延军解释说,“与单纯心理疾病患者相比,对心脑血管病伴发心理问题的人,要让他们遵从心内科医生的建议,科学地饮食、运动、睡眠、服药。通过这些调节,患者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时,对解决心理问题有很大好处。”
陈延军说,如果患者抑郁持续两周以上,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或者患者焦虑情绪影响生活和工作而且持续了6个月左右等,家人就要带其到精神科就医了。
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注意远离焦躁
陈延军表示,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只要按照医生的处方及时用药,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规律起居等,不但能够预防疾病,还可以减轻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陈延军说,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显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甚至导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因此,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注意远离焦虑、急躁的心态。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出现情绪异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