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省产业项目建设巡礼 哈尔滨篇
2014-10-18 09:53: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樊金钢 薛婧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0月18日讯 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哈尔滨圣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新生产基地生产建设两不误;在哈南工业新城,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D系列发动机生产线一派繁忙……连日来,记者赶赴哈尔滨市各大产业园区发现,重点产业与园区发展相得益彰,成为目前哈尔滨市产业发展的明显特征之一。在近几年的产业项目建设中,带动作用大的好项目纷纷向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集中,冰城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由此不断优化。

  园区发展给力战略新兴产业

  “现在我们企业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未来我们将努力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在新落成的生产基地接受记者采访,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张景瑞信心满满。2011年8月该公司投资5亿元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新生产基地,今年5月新基地开始批量生产。张景瑞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生产人血白蛋白等3类9个品种,产品种类数量位居国内行业第二名。近5年来,该公司产值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新基地的落成,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同样将新生产基地建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哈尔滨圣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该公司新生产基地记者看到,整个基地呈现出一边生产一边建设的状态,冻干车间、水针车间、动物实验中心等已投用,固体制剂车间则正在建设中。该公司项目负责人齐洋告诉记者,今年前3季度,新生产基地已实现产值12亿元。

  记者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采访了解到,历经3年建设,园区累计投资30亿元,完成了一期10平方公里规划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了九通一平。建设了园区蒸汽站、医疗垃圾处理厂、双回路供电线路和专用排污管线等医药园区专属基础设施。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入区企业降低建设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目前,园区共实施项目80个,总投资121亿元,设计年产值311亿元。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哈尔滨大力推进园区载体功能提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加强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批为产业集聚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大项目、好项目纷纷向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集中。

  大项目落地牵动区域经济

  记者从哈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以来,哈市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规模比较大、建设质量比较高、推进速度比较快、集聚效应比较明显、拉动作用比较突出等特点。一个个落地的大项目,成为带动相关产业甚至区域经济的领头羊。

  从哈尔滨市区沿长江路一直向阿城区方向行驶至四环路,一座拔地而起的商贸物流城正在建设。这里就是哈尔滨华南城,是省、哈尔滨市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项目从2012年6月开始建设,总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共分三期。今年9月,一期项目已正式开业,包括30万平方米的香港皮草城、12万平方米的华盛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等,总开业面积已达到80万平方米。”哈尔滨华南城副总经理许洪霞告诉记者,预计在2018年前全部完成200个亿的投资。“整个投资完成后,这里将成为一个集专业批发市场、金融中心、学校、医院等配套于一体的世界级现代化综合商贸物流集散地。”许洪霞说,哈尔滨华南城建成后,将引进商家8~10万户,安置就业20~30万人,每年可实现税收15~30亿元。

  据介绍,哈尔滨华南城将直接带动哈东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这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升级。

  “大项目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哈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例如总投资45亿元的哈西万达广场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正式营业,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对哈西地区区域商贸服务业发展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中航钛合金项目已经试生产,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创造4亿元产值、1000万元税收,将带动哈市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

  项目扎堆演绎集聚效应

  近日,记者在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看到,生产一派繁忙。该公司规划发展部长李金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新上的D系列发动机项目前景看好。投资1.5亿元、设计年产5万台的该项目一期生产线已于今年6月投产,目前已生产1万多台,月产超过7000台,高于最初的设计水平。“这类发动机产品主要供应给长安汽车新SUV车型CS75。据市场相关监测数据,长安汽车该SUV车型9月的单月销量位居全国前十名,我们的产品为其配套,自然前景看好。”李金说。

  该企业的D系列发动机项目之所以前景看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项目借力哈南工业新城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传统优势。近年来,在推进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上,哈尔滨抓住全市大招商契机,通过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快速实现产业聚集,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记者从哈尔滨市工信委获悉,近3年来,哈市进一步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工业集中区为核心、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基地为支撑的产业布局体系。目前,哈南工业新城和江北科技创新城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宾西、利民2个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开发区,尚志等9个园区获批省级园区。哈经开区、双城新兴开发区分别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食品产业示范基地。至此,哈市共有重点工业园区26个,其中国家级园区4个,省级园区13个,总规划面积880.4平方公里。

  在位于市区的园区加快发展的同时,县域园区建设成效也开始显现。几年来,哈尔滨全市县域9个园区(不含宾西)百亿量级园区由1个增加到3个。2013年底,哈市县域9个产业园区(不含宾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户,达到219户,产业集中度达58%。今年1~9月,县域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同比增长59%,产业项目扎堆的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