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0日讯 近日在逊克县新立林场一分场原来的荒山上到处生长着4到5米高的樟子松、红松,郁郁葱葱。12年前这里还是林业火烧迹地,能够取得如此效果,还得归功于逊克县开展的林药间作项目。
据了解,近几年逊克县开展天然生态林抚育工程,通过林药间作模式的开展,几年来新增加森林面积5000多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
这片林地可谓是参农张秀葛林药间作的得意之作。2002年,逊克县发展“林药间作,以药养林”模式下的林下经济,充分利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无林地,坚持先造林后发展北药的原则,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地生态效益。
当年,张秀葛率先承包了300公顷采伐迹地,栽种松树同时利用林间的株行距空间种植人参。在参农精心呵护下,树苗茁壮成长,成活率达到90%以上。松树成活率高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参农对树木精心呵护,第二就是由于咱这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下了雨通过照参的塑料布直接浇到小树上,小树吸收的水分比周边其他作物多。
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张秀葛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三年参市场价七十多元,五年以上人参价格可以达到100元。金秋时节是他最忙碌也是收获“金山”的时候。每天来参地起参打工的农民在200人左右,吉林人参收购商络绎不绝。今年张秀葛起参50公顷,一公顷可以产参两万斤。
在张秀葛的带动下,逊克县已有260多个种参户,像他这样的大户就有6户。如今,他的参地也扩大到500公顷。到2013年年末,逊克县北药产值达到2.2个亿,人参种植面积累计得达到1000公顷,林下参的面积能达到6万多亩。人参起参以后成林的面积的达到300公顷。原来食品法规定人参是药不能进入食品行业,现在国家食品法修改为可以进入食品行业。这无疑推动人参产业的发展。
张秀葛介绍林药间作这项产业时说:真可谓挖走了金山,留下了青山。所谓挖走了金山,就是我们地上的人参起走了,留下了青山,你看一片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