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0日讯 (见习记者 王春颖)30日上午,黑龙江省博物馆启动“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记者获悉,本次评选活动将由市民投票决定哪些文物可以入列“十大镇馆之宝”,荣膺龙江文物的“代言”。黑龙江省博物馆本次“镇馆之宝”评选将在全国率先走“市民路线”。

镇馆之宝评选活动展馆位于省博地下一层展览厅。东北网记者 王春颖 摄
30余万宝贝缺少“代言”
黑龙江省博物馆建馆91年,各类藏品30万余件,馆藏珍品占全省文物一半以上,包括新石器时代珍品、白垩纪晚期平头鸭嘴龙、第四季哺乳类披毛犀、猛犸象骨架、唐金元明清时期的藏品、俄文老档案、北大荒套色现代版画等等,然后各具特色的宝贝馆藏却无一“代言”。
“不管是观众也好,专家同行也好,走进我们的博物馆,都会有一个问题,你们的‘镇馆之宝’是什么?”省博物馆庞馆长表示,“别看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品各具特色,然而多年来观众并不太清楚我们的馆藏精品到底都有些什么,不清楚哪些藏品可以代表我们龙博、代表黑龙江文化和中华特色,这些珍宝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观众认真评比参选文物,投上自己宝贵的一票。东北网记者 王春颖 摄
镇馆之宝将于12月底出炉
省博物馆计划由广大公众与众多专家一道,共同决定黑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归属。经过馆内专家多轮评议,在30余万馆藏中遴选出了32件候选品,其中历史文物21件、自然标本3件、艺术作品6件、邓散木先生作品2件。这批文物将从即日起,在省博物馆展馆中以高清图片和详细介绍向广大观众公开展示,省博物馆官方网站也将同步展示,市民可通过现场和网上投票的方式参与评选。评选活动截止11月30日,届时馆方将统计公布市民的投票结果,最终评选出10件得票最高的文物,荣膺市民心目中的龙博“镇馆之宝”之称,并将在投票最终与“十大镇馆之宝”结果吻合的观众中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奖励。
据省博物馆庞馆长表示,“评选既要考虑到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又要考虑到观赏性和观众的认可程度,这也意味着‘独一无二’和‘代表龙江’将成为本次‘镇馆之宝’评选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