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0日讯(见习记者 许诺)近期,黑龙江省内等地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哈尔滨市等城市受严重污染。据史料记载,伦敦的雾霾事件曾导致两个月内死亡12000人。10月,冰城PM2.5口罩基本售罄,患呼吸道等疾病的人数仍在增加。面对持续的雾霾天气,冰城网友吐槽不断,通过衣、食、住、行,闹起防霾的“十月革命”。
网友组装的具有防霾效果的出行神器。网友提供
近期,黑龙江省内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从10月20日起至今,仅10月24日一天冰城上空出现罕见蓝天。根据哈尔滨市环保检测中心发布数据显示,12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指数24小时内的平均值为500,几近爆表,首要污染物以可吸入的PM10为主。
衣---“全副武装”
雾霾来袭,佩戴口罩成了最经济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30日,记者在室外摆放三粒有防霾效果的口罩滤片,在空气指数为400的室外进行试验,通过实验发现,2.5个小时、4个小时、7个小时口罩滤片的颜色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也就是说,佩戴有效防霾口罩具有一定效果的。
不少网友反映,雾霾天气不止让嗓子感到疼痛,眼睛也有刺痛的感觉,同时头部、衣物都有小量的灰尘,所以应该穿套长风衣,进入屋内后将外套脱掉,以免将有害颗粒物带进屋内。
食---清肺、排毒让有害颗粒从体内“滚粗”
霾在吸入人体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很大危害。PM2.5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支气管进入人体肺部,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对肺部健康伤害很大,引发“老慢支”和“肺气肿”,同时也可能产生肿瘤、心血管等疾病。因此,遭遇PM2.5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白色清肺食物,增强肺的自我清洁能力。
白色食物:山药、白萝卜、莲藕、银耳、雪梨、猪血、鸭血。
粗纤维食品:大豆、芹菜、苹果等。
通过食用导致通便、排肠毒、润肠道等让进入消化系统的有害颗粒物“滚粗”。
住---通风换气“留条缝”
冰城上空许久未出现太阳和蓝天,室内通风换气成了“宅族”和常坐办公室人员。建议正午时分将窗户开一道缝隙,进行通风换气。
在室外对防霾口罩功效做实验。网友提供
近两天,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售卖带有防霾效果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大卖,不少净化器都被贴上了“防霾”、“PM2.5”的标签关键字。记者询问卖家得知,成交记录多以东北和华北地区为主,仅一个卖家的两天内的成交量可达180余笔。
行---户外走路“短、平、快”
行走在冰城,要做到短暂停留、避免嘴部张开,尽量使用鼻子呼吸、小步快走。据悉,鼻腔里的鼻毛和粘液可以吸附空气中污染物,利用嘴部呼吸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直接进入扁导体和肺部。减少在户外的活动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有网友组装一款神奇的防霾装置,由踩自行车脚踏板来驱动,该装置包括垃圾桶、呼吸面具、轮式动力发电机、过滤系统和具有净化器的摩托车头盔。当骑动自行车时,发电机将电供给过滤器,在空气进入时,过滤器里的正电荷那面除去灰尘,带负电荷的金属就吸住雾霾中的微粒。
汽配城等汽车配件商家根据雾霾天气极力推出汽车内使用的空气净化器,据经营多年汽配城的曹经理介绍,虽然这些净化器都被贴有“防霾”的标签,其实主要功能是防飞沫和烟尘,完全无法过滤PM2.5颗粒,不建议购买。
幸运的是,记者从哈尔滨市气象部门获悉,未来72小时内将有降水天气,虽风力在3-4级左右,但小量的降水仍可以拍散部分雾霾,有利于散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