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1日讯 (记者 栾微 张广义 吴萌) 为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黑龙江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多举措并举,重点将采取减低煤烟污染,实施秸秆禁烧、淘汰小锅炉、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等措施。
淘汰小锅炉明年85%以上集中供热
近五年来,哈市改造拆除10吨以下小锅炉近千台,目前全市仅有几百台小锅炉由于位于城市周边,距热源过远等原因尚未拆除,但对整体环境影响不大。目前,哈市集中供热面积五年来由60%提高至87%有效降低了煤烟排放污染。
随着城市供热的不断建设,哈市还将加大对小锅炉改造的力度。到2015年,除在保留必要应急、调峰供热锅炉外,将淘汰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并制定计划逐步淘汰20蒸吨以下热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市区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到85%以上。2017年,市区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3%以上。
年底前我省需淘汰20万辆黄标车
从去年底开始,我省开展了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根据大气污染源解析初步结果,哈尔滨、佳木斯、大庆三个城市(目前仅完成三个城市的分析报告)机动车污染是除燃煤污染外的主要污染物,占两成以上。因此,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减少机动车污染是改善我省大气环境质量的现实要求。
目前,我省共有黄标车及老旧车46万辆左右。今年国家对我省下达的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任务为20.5万,截至10月25日,全省共淘汰9.02万辆,完成年度任务的44%。2017年,哈市基本淘汰全市范围内黄标车。
今年使用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车用汽油
从今年起,哈市开始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并计划在2015年,全市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柴油。2017年,全市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每天卫星遥感测试秸秆焚烧
从10月30日至11月20日定为我省今年秸秆禁烧重点检查时段,各级督查组将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国家卫星遥感监测秸秆焚烧火点时段通常为每日9时至下午3时。并推进综合利用要抓紧谋划,充分利用和开发生物质发电、造纸、建材、肥料技术应用推广,推动秸秆深度开发利用。采用秸秆直接还田、发展养殖业把秸秆作为原料、把秸秆生产成有机肥、把秸秆变为生物质燃料、利用秸秆制沼气以及用秸秆制作工艺品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对擅自焚烧秸秆,特别是对本辖区“燃第一把火”的当事人,要从严、从快查处,坚决遏制焚烧蔓延之势;对不听劝阻的,要依照相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焚烧情节严重、造成重大污染事故,或导致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秸秆禁烧工作严重失职的相关责任人,也要严肃追究责任。
划定高污染禁燃区
今年哈市将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从2015年起,根据城市建成区的发展不断调整划定范围;2017年,实现建成区全覆盖。禁燃区内禁止散烧原煤及煤焦油、重油、渣油和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柴油、煤油等高污染燃料以及可燃废物、直接燃用未经加工成型的生物质燃料,限期拆除已经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类设施,或改成使用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同时,哈市禁烧燃煤,也就是说禁止锅炉房掺着蒙煤烧。
煤堆要封闭传送热企安装防尘设备
目前,哈市全面开栓供暖,煤堆不苫盖将加剧扬尘污染。今年哈市将强化煤堆管理,大型煤堆要全部建立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露天堆放的全部要罩有防风抑尘网等,控制煤堆的扬尘污染。同时为防止供暖企业的煤烟污染,哈市要求供热企业锅炉安装除尘设备,防止有害物质排污,为降低煤烟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