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你是“路怒族”吗?小编教你远离烦躁
2015-05-25 16:19:44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5日讯 据本网报道,24日,哈尔滨理工大学门前,两辆面包车因争道抢行相互别车,两名司机也互不相让。一名司机竟拿出尖刀行凶,将另一名司机身体划伤多处。类似“路怒族”爆发伤人的报道还有《男子因抢行遭“批评”当街脱裤子抡包打人被拘留》、《不爽男"因争道抢行心生不满别停公交"枪戳"司机脑袋》、《出租车与公交车争道抢行被撞上人行道》、《两司机争道抢行发生口角女司机情绪失控辱骂撕扯交警》等,这再次让网友开始关注“路怒症”这个群体。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每天的早晚高峰都要经历一番堵车的困扰,争道抢行、变道不打转向灯、乱鸣笛等等,本来就堵的路更是让心也跟着堵起来。

  何为“路怒症”

  “成都男司机暴打变道女司机”一事引起社会热议。此后,云南一奔驰车司机收费站插队被拒后,追出数里碾死老人;江苏徐州一宝马女司机变道撞上公交车,竟喊人殴打公交司机;安徽亳州一骑电动车女子拐弯时险与一电动三轮车相撞,被暴打后上吊自杀。最新的一则新闻是,山东济南两名路怒车主斗气,女司机下车理论被拖行10米……

  “路怒症”(Road Rage)这个词最近几年才在中文媒体上变得常见。按照英文“维基百科”的说法,“路怒症”是指小汽车或其他机动车驾驶员愤怒和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打不文明手势、说脏话、故意危险驾驶行为、发出威胁等。

   路怒症"成车主通病 35%司机称自己是路怒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个城市随机抽取900位司机开展问卷调查,约35%的司机承认自己属于“路怒族”,在驾车时出现过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争道抢行、连续鸣笛催促前车等驾驶行为,也曾因此发生过交通事故,甚至与其他驾驶人、行人发生肢体冲突。(据半月谈)

  数据显示,因为“路怒症”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正在逐年上升。2012年1月到2015年4月底,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查处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路怒”违法行为共计1.04亿起。其中,强行变更车道、不按规定让行的违法行为的查处量是逐年上升,由1012年的196.6万起上升到2014年的405.2万起。今年1到4月份,这种行为查处量又上升了10.23%。同时这些行为正在导致事故量不断上升,2013年导致事故起数8.02万起,上升4.9%。2014年又上升2.4%,在今年1到4月份,再上升1.7%。(据中国广播网)

  “路怒症”因何产生?

  “路怒症”源于路怒心理。喜欢在马路上和其他司机竞争,超过对方就高兴,被对方超过就懊恼;觉得别人侮辱了自己,会产生报复心态,并很难克制住这种心态;看到别的司机错误或不守规矩的动作,尽管一点都没妨碍自己,但嫌恶的情绪仍会油然而生……“我平时脾气很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坐到驾驶座,就会情绪变得暴躁起来,以前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性格里还有这么暴躁的部分。”性格温和的张先生坦言,他说开车时是他最爱说脏话的时候,甚至还和别的司机扯着嗓子吆喝。

  为什么看起来温文尔雅的人开起车来会变得情绪暴躁?心理专家、合肥市美心健康咨询校长王娟认为,“路怒症”司机们所表现出来的“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以及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在带有压力的成年人受到交通拥堵影响,特别是不文明行为影响时,在车身这一封闭的、私有空间内,更容易将怒火发泄出来。

  “开车时路、车、人都得注意,精神是高度紧张的,而司机往往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绪上也会受到影响,所谓的‘路怒症’实际上是将个人郁积在心里的怨气和不良情绪发泄出来,更多是一种迁怒,路上的拥堵和磕碰只是导火索。”合肥市交警安全教育学校校长马常胜说。(据半月谈)

  他山之石

  成都女司机被打一事发生后,有市民建议,交管部门是否可以向社会志愿者发放行车记录仪,志愿者在开车时可以把违法行为记录下来,发送给交管部门,由其认定并进行处罚。

  目前浙江、厦门等省市已经试点这种做法,志愿者记录下来的交通违法现象,还会在当地电视台进行曝光。任素永说,目前,一些车主专挑没有摄像头和交警的路段违法,公交车的车载探头也没有全铺开。他认为,如果由志愿者记录违法行为,必然会对车主起到“警示”的作用。志愿者的行车记录仪就像一双无声的眼睛,它不像固定探头那样明显,不会被司机轻易“识破”。所以,司机再想不遵守交通法规时,会考虑到被拍到的可能和风险,减少甚至不发生违法行为。

  "路怒族"的N种调节方式

  哈尔滨希望心理救援中心医学博士张大生说,有时,“路怒族”确实会遇到一些开车不遵守规则的司机,也有司机本身小题大做,或是误会了其他司机的行为。最让人反感的就是“别车”或是超车,和对方飙车或者故意超车到对方前面。

  专家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保证车内温度适宜、及时通风;开车时可听听轻松的音乐以缓解烦躁;感觉要发火前请先深呼吸,保持30秒以上;同车人应给予安慰,千万别在一旁煽风点火;遇到别人“侵略性驾驶”,最好的办法是忍让,别去惹事儿。(据新晚报)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