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编辑推荐】“撞炮”猖狂如何应对?奇葩案件盘点(视图)
2015-09-23 15:32:48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目标锁定大学生“撞炮”不成改抢劫。(视频来源:都市零距离)

  东北网9月23日讯 12日,外地来哈尔滨求学的小峰下了火车后,却被三名男子以“撞坏手机”为由,抢走700元现金。近日,三名男子频频在哈站前上演“撞炮”,专门诈骗抢劫刚下火车的独行学生,被哈市公安局便衣支队抓获。【详细】

  什么是“撞炮”?

  所谓“撞炮”,是指以被撞伤身体、撞坏物品为借口,以索要赔偿为名义,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撞炮”作案步骤

  集结——犯罪分子多结伙分工作案,多选择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

  瞄准——多选择独行的学生或女子为目标。

  上夹——尾随受害人,趁其不备从两侧夹击,有时甚至会佯装被撞倒在地。

  放炮——将本就破损的手机扔到地上,向受害人索要千元以上的赔偿。

  施抢——同伙出场帮腔,对不顺从的被害人威胁恐吓、实施暴力。

  盘点“奇葩撞炮”案件

  聋哑男冷饮厅里“撞炮”被识破 抬手打游客

  10日下午,哈市市民王女士和广州来的朋友在哈市道里区中央大街马迭尔冷饮厅正在吃冷饮时,遇到一名乞讨的聋哑男子实施“撞炮”。被识破后,聋哑男子打了王女士,看有人要报警,聋哑男才转身离开。【详细

  “迈腾”专瞄酒驾者 撞炮讹了68000元

  连日来,哈尔滨多名私家车主在酒驾后都撞到了一辆黑色的迈腾轿车,因为怕因酒驾被警方处罚,一些人只好加倍赔付对方钱财。据警方调查,这辆“黑迈腾”驾驶员尚某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专门在饭店外盯酒后开车的驾驶员,之后与其相撞并索要钱财,目前共查实4起。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嫌疑人尚某共敲诈到6.8万元,现已被道外区公安机关抓获。【详细

  哈尔滨某医院门前频发“撞炮案”诈骗救命钱

  09年11月份以来,哈医大一院附近出现了多起“撞炮案”,有一名被害人一次性竟被骗走了11600多元钱,导致不能按时手术,耽误了治疗。邮政派出所接到报案后,侦察员24小时蹲守跟踪,在医院附近的超市门口,发现一组可疑人员,当其实施诈骗时,被当场抓获。【详细

“撞炮案”中使用的道具(图片由南岗公安局提供)

  骗子逗狗“咬”自己 讹骗医药费

  紧跟遛狗人士的背后,伺机将其宠物狗踢一脚,然后捂手称自己被狗咬伤要去医院打疫苗,中途声称急需离开,被害人只得先“赔”医药费。近日,申城街头出现了新型碰瓷,不法分子打起了宠物狗的主意,且为团伙作案,分工“演戏”……【详细

  “撞炮”作案特点都是啥?

  1、抢劫性质

  无论“撞炮”分子先制造何种借口,只要在犯罪过程中采取捆绑、殴打、伤害等暴力侵袭行为、或以暴力作后盾相威胁,使被害人无力、无法或不敢反抗而掠走财物,应属抢劫性质。

  2、抢夺性质

  无论“撞炮”分子制造何种借口,只要在侵取财物时的手段是乘其不备,公然夺取(一般是夺下来就逃),就属于抢夺性质。在抢夺性质的“撞炮”中,各种借口的目的是接近目标或发现钱财存放位置,以便迅速准确地夺取。

  3、诈骗性质

  “撞炮”分子采取逼真的欺骗方法,顺乎情理的借口,使不明真相的受害者产生错觉信以为真,在自觉理亏(主要指误以为真把对方撞伤、撞坏)或有利可图的心理支配下,“自愿”把钱财交付对方,这种“撞炮”就应定性为诈骗。在“撞炮”案件,如果侵害对象稍有警觉,诈骗不成的作案分子很容易转而实施抢劫或抢夺行为。这样案件就转化为抢劫或抢夺性质的“撞炮”了。

  4、敲诈勒索

  有的“撞炮”属于敲诈勒索性质。“撞炮”分子对被害人威胁、要挟,强行索取财物,是以将要实施某种行为威胁、要挟对方,而且这种威胁一般没有抢劫的当场暴力威胁那样严重。“撞炮”分子往往给被害人留有一些自己选择的余地。但敲诈勒索的威胁、要挟同样可迫使被害人在困境中作出符合作案分子要求的选择而交出一定数额钱财。

  【东北网评】“撞炮”攻击独行侠,管理大侠要亮剑

  面对“撞炮”,涉世不深的学生真是防不胜防,据悉,“此案的三名嫌疑人专盯上下火车的独行学生,受害人遇到恐吓多紧张不敢声张,很多都没有选择报警。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一个人在外,难免害怕,这也是正适合犯罪分子抓的软肋。“撞炮”猖狂,如何应对?警方呼吁,在此我们征集报案线索,呼吁遇到此类侵犯的受害人拨打110与我们取得联系。这当然应该,不过,笔者更认为,我们的“管理大侠”应该亮剑。【详细

  撞炮怎么防?民警支招

  1.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积极报警,尤其是对方安然无恙却假装受伤,摔坏的物品不值钱却索要高价时。

  2.留心不法分子体貌、衣着特征,注意保留其所使用的道具(“被撞坏的”手机、眼镜、瓶子等),为警方破案提供证据。

  3.留心周围是否有监控,以便提供证据。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