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7日讯 (张美玲 记者 侯巍) “嘎、嘎、嘎!”双鸭山农场车队水库养殖场里3000多只草鹅此起彼伏的“唱着歌”。“这些草鹅,吃的是无公害饲料,育出的鹅长得肥,肉质好,3个月出栏,一只鹅能卖到100元。”日前,养殖户房景文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林下鹅。
近年来,双鸭山农场提出走生态效益型畜牧业发展之路,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和地理条件优势,引导职工群众发展特色养殖业,通过推广“批发市场+示范户(基地)+散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实现了畜牧产业由传统型、粗放型、数量型、家庭型向现代型、集约型、质量型、产业型转变,实现职工多元化增收。
养殖户韩宝生,连续两年养鹅效益超过10万元,成了有名的养殖到户。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2014年,韩宝生又引进2000只鸽子进行饲养,为他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门路。生态鸡、溜达鸡在该农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虫子鸡如今是这里的“当家花旦”。养殖户何军租下了一块林地购进鸡苗进行养殖,每只成品虫子鸡买到了100多元,年可创收30多万。虫子鸡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且虫子鸡蛋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超过12%。目前,何军已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注册了品牌,带领5家虫子鸡养殖户走上了增收的道路。
据了解,该农场已有百余户职工群众通过发展养鹿、养鸵鸟、养野猪、养鹅、养鸡等特色养殖项目发家致富,成立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体30余个,实现了职工多元化增收。
责任编辑: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