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17日讯 17日20时,中国男足将在香港旺角球场,迎来世预赛亚洲区40强小组赛客场对阵中国香港的关键战。这场比赛的战果直接关乎中国队能否拿到12强赛门票,中国队必须赢球,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多入球。
关键战 决定国足命运
这是国足的一场关键战。首先,这是C组排名情况所决定的:卡塔尔前5场小组赛全胜,拿足15分,可以理解为提前锁定了小组头名;中国香港6战4胜1平1负,拿到13分,位列小组第2位;中国队5战3胜1平1负,积10分,争取12强赛门票的希望,就是以拿到小组第2为根本前提的,显然中国香港也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压过中国香港拿到小组第2,还只是中国队的浅层次目标,国足必须成为“4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2”才能拿到12强门票,这要求国足剩余小组赛中力求全胜且多积累净胜球,对中国香港一战正是国足实现这个目标的决定性一战。
随着小组赛进行,持续占据小组第2位的中国香港队志气持续提升。在11月初公布的中国香港阵容大名单中,有多达9位归化球员。最终确定的23人大名单中,共有7位归化球员。即使抛开归化球员,从过往交锋战绩上看,中国香港也曾让中国队摔过跟头。在世预赛交锋历史上,国足对中国香港的战绩是3胜3平1负。正是9月3日国足主场0比0战平中国香港的那场小组赛,导致国足如今处在争小组第2的境地中。
想胜利 国足避免再犯错
再次在关键战上对阵中国香港,国足自然要在方方面面避免失误,尤其不能像11年前那样再算错“数学题”。
2004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队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迎战香港。中国队在客场0比1不敌科威特队后,在最后一轮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必须大胜中国香港队,才有可能获得小组出线权。为争取出线,中国足协在赛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时的中国香港队主帅黎新祥,开场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队历史上曾经7比0大胜中国香港队,我当时就是场上的一员。”黎新祥所说的比赛,则是1980年6月的友谊赛。然而,中国足协的相关人员却搞错一件事,就是在世界杯预选赛期间,如果两队积分相同,首先比较胜负关系,然后比较总净胜球,接着是总进球数。而当科威特与马来西亚队上半时踢成1比1以后,时任足协的相关人员自然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中国队最终以7比0战胜中国香港队,中国队的净胜球为13个,但进球数只有14个。而以6比1取胜马来西亚的科威特队,净胜球同样为13个,进球数却是15个,比中国队多出1个。于是,中国队惨遭淘汰且无缘亚洲区八强赛。自那以后,中国足球就此进入了万劫不复的“灰色年代”。
11年后的今天,中国队将再一次面对中国香港队,形势虽然有些相似,中国队仍是只有取胜才有希望晋级,但和11年前不同的是,中国队根本就无需考虑净胜球的问题。
在国足前往香港前,助理教练区楚良表示:“这场比赛的唯一目标就是取胜。至于净胜球的问题,球队不会强求。”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目标,国足目前比中国香港队少了3分,排名小组第三,尚没有资格同其他小组第二名进行比较。只有战胜中国香港队后,中国队才有比较的资格。拥有资格进行对比以后,才能谈论净胜球。恰恰是在这种逻辑关系下,国足首先需要考虑的,则是拿到比较的资格,即确保拿到C组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