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吴进堂:把致富梦书写在大地上
2016-07-28 09:05:4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 7月28日讯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49岁的吴进堂,这位八五四农场第13作业站家庭农场场长,经营着8200亩土地,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800万斤。

  1998年,为缓解农业生产困境,农场推行“四到户两自理”,作为外来户的吴进堂大胆承包了3000多亩耕地,想大干一番。然而,“种在地上,收在天上”,随后5年,风灾、雹灾、涝灾、旱灾接连发生,再加上不懂科学技术,只靠蛮劲傻干,使吴进堂由一个本来就不富裕的普通农民彻底变成了负债百万的穷光蛋。

  吴进堂认真思考创业路上的失败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天灾;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自己种植知识匮乏,缺少科学种田和先进农机装备的支撑。吴进堂开始研究北方气象知识,琢磨黑土地的日照、积温、无霜期、土质结构等等条件,虚心向连队“老把式”和农业科研院所的老专家求教。当年,吴进堂种植的大豆单产就超过370斤,玉米单产超过2000斤。

  2000年前后,受加入WTO影响,国内农业生产的大环境出现变化,国家取消小麦保护价收购、允许国外大豆进入中国市场,北大荒麦豆轮作的传统种植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吴进堂大胆分析市场,快速转变种植结构,采用玉米取代小麦、红小豆取代大豆的新型粮种结构,寻求粮食生产的品种突破。在大豆改种红小豆之后,普遍出现了红小豆耐药、耐草性差,依赖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吴进堂又自费开展安全化学药剂的探索性试验,在投入100余万元后,终于成功选出适用的农药制剂,红小豆亩均效益提高100元,初步实现了种粮结构成功转化。

  农业要强大,必须现代化,革新机械技术是当务之急。吴进堂没日没夜地钻研农机的引进、改造和研发。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件件科技成果被成功运用。在早期玉米种植方面,吴进堂研究发明了玉米行间、

  全面覆膜机;在解决玉米下棒收货工艺复杂问题上,将俄式“赫尔松”玉米割台嫁接到佳联3518康拜因收获机上,由收获玉米棒变为收获玉米粒,解决了人工收货成本高、效率低、浪费大的问题;在解决储存玉米净水难题上,设计改装了可拆装、可移动的机械化玉米楼子,解决了玉米棒的存储风干问题;在红小豆种植上,自主研制了往复切割式小豆割晒机,比人工收割效率提高20倍,获得了国家专利;改装了红小豆翻铺机,解决了以往人工翻铺损失大工效低的难题,提高工效30倍以上。

  现在,吴进堂的技术成果覆盖面积超过100余万亩,创造出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

  吴进堂所在家庭农场部分地块属于低洼易涝地,旱年头不抗旱、涝年头不排涝。经过多方踏查,吴进堂尝试每间隔32.5米挖掘微型排水沟,共挖掘100余公里,挖掘土方用于填平低洼处,独创了“大台田套小台田”的高产栽培模式,当年就使玉米产量由原来的亩产800斤提高到现在的亩产1500斤,收成翻了近一倍。

  2008年起,为帮助周围没有致富的农民兄弟走出困境,吴进堂按工作年限分给每个家庭农场工人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股份,多的400亩,少的150亩,到年底按效益分红。8年来,平均每家年工资性收入两万元,加上分红和奖金,能有近十万元的收入。当看到农场职工全部从低矮的平房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吴进堂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欣慰。

  “黑龙江不缺少粮食,缺少的是粮食精深加工。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新常态,改变粗放经营模式?”2016年春节前,几经思考,吴进堂找到切入点。针对我省玉米种植量大、用量小,而面粉却要从山东、河南调运的实际,决定从种植小麦、加工面粉、精加口粮生产上寻求突破。“我要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大干一场!”吴进堂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