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俄语风采大赛“海选”夺冠 渐成中俄交流“缤纷纽带”
2016-09-05 15:05: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春颖 白林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5日讯(记者 王春颖) 在4日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俄语风采大赛上,来自省内外11大赛区的200余名选手比赛出色,最终15名选手拔得头筹,获得赴俄决赛名额。这15名赴俄决赛的选手是从海选参赛的14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本届大赛报名选手人数为历届最多。

  选手现场展示才艺。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据数据统计,第四届俄语风采大赛自5月6日启动,仅25天,截至5月31日13时,共吸引了938名俄语爱好者报名参赛,来自全国各地的俄语爱好者纷纷致电询问大赛事宜。期间,东北网积极协调各赛区初赛准备落实工作,从撰写赛事推进方案,制定各项规则及赛事环节流程,到协调各相关部门单位,动员各赛区高校组织选手报名;从策划赛事宣传,筹备各赛区赛事工作,到赴各个城市实地查看,进行赛区赛事指导……在各赛区准备工作就绪后,应广大参赛者及各分赛区承办单位的要求,部分赛区延长了报名时间,其中哈尔滨赛区、大庆赛区、京津冀赛区报名时间不变,截至5月31日;齐齐哈尔赛区、辽宁赛区报名时间延至6月5日;牡丹江赛区、佳木斯赛区、黑河赛区、绥芬河赛区、山东赛区及境外赛区报名时间延至6月11日。截至各赛区报名活动截止,共有1400余名选手报名参赛。

  选手现场展示才艺。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本届大赛在报名阶段就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报名参赛的选手活跃在中俄交往的各个层面上,他们中有退休多年的八旬老人,有刚入初中的稚气学生,有拼搏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有热情洋溢的莘莘学子……哈尔滨赛区82岁的选手袁长在曾是黑龙江大学任教四十余载的俄语教师,他将大赛比作一个难得的、绝好的大课堂,希望所有喜爱俄语的人都能在这里开阔眼界,加深对俄语的喜爱;沈阳赛区的选手陈晶曾是辽宁音乐学院的美声教授,如今她经常和俄语教师们到歌唱团唱歌,这次要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喀秋莎》和《红梅花儿开》;大庆赛区选手刘艳春是一名油田职工,虽然工作后与俄语渐行渐远,但她决心要让尘封多年的特长重焕青春;绥芬河赛区的选手张晓伟工作在绥芬河邮政局国际专列,每天往返于俄罗斯的国际邮件和邮包将传递她与俄语的美妙情缘……

  袁长在在比赛中。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为扩大赛事影响,东北网策划了专题报道,制作了大赛网络专题,联系我省对俄交流合作的繁荣景象,针对有特点的报名选手进行了采访,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对大赛进行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媒体报道方面,除省内各大媒体积极报道外,大赛还得到了新华网、国际在线、凤凰网、中国网、环球网、华龙网、大河网、大连日报、渤海早报等20多家主流网媒及各大报刊的广泛报道,东北网还将大赛相关报道编译成俄文,被国际在线俄文、中国网俄文、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网等中外媒体广泛转载,俄语大赛正逐渐成为促进中俄交流的缤纷纽带。

责任编辑:张广义

【专题】第四届俄语风采大赛国内赛区终极"PK"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