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菜农变身花匠 中谷香飘曙光村
2017-04-12 11:17:01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丁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12日讯 刘玉梅担任曙光村村委会主任快20年了,亲身经历了村里发展的兴衰历程。距离城市近,曾经是曙光村的优势,绿色有机蔬菜、玉米、品牌大米等农副产品,也是村里主要收入的来源。但近些年,随着城市居民需求的改变,以及铺天盖地的绿色农产品推广,曙光村的优势被渐渐蚕食。

  “种地”根深蒂固“种花”全票被否

  2014年,刘玉梅萌生出个想法,她喜欢花花草草,而且曙光村的地理位置距离城市较近,远离工业区,空气清新,日光充足,水源清澈,为何不利用这些“地利”做出一些改变。经朋友介绍,刘玉梅来到了河北廊坊欢乐谷的一处花卉种植基地。来到这,她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看到这座8万平米的花卉种植基地,还有三座1万平米的基地,一幅蓝图立刻浮现在她脑中。

  回到村里,刘玉梅又规划了一番,先后几次带着三四名农户、合作社的成员去廊坊、山东青州、哈尔滨、大庆等地学习经验。可就在刘玉梅准备开始筹建花卉种植基地时,村民们的反对声,给她泼了一大盆冷水。为了劝说大伙儿,她几乎跑断了腿,说破了嘴。

  在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刘玉梅详细介绍了种植花卉的收益和好处。但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让他们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排挤感。“赔了咋办?”、“不种地种花干啥!”等等问题摆上了台面。刘玉梅甚至提出“赔了算我的”,也没能说服大家伙儿。最终,经大会表决,全票否决了刘玉梅的提议。

  正当刘玉梅想打退堂鼓的时候,一位多年在外地做工程的村民,自掏腰包拿出400万元资金,就放下一句话“主任,我出钱,你干事儿,种啥都听你的!”资金有了,刘玉梅以合作社的形式,又找了几个小股东,基地立刻开建。

  经营半年时间“花匠”们收入翻了十倍

  2015年初,那片曾经的坑洼地上,一车车渣土,将大坑填平,一栋栋日照温室花窖拔地而起。这期间,也有一些农户认可了刘玉梅的想法。在刘玉梅的指导下,这些农户自掏腰包建起了日照温室花窖,用于花卉的育苗和种植。一栋花窖需要投入14-15万元,刘玉梅拍着胸脯告诉农户们:“不挣钱算我的!”

  花窖建成后,村民们对种花的想法有了改观。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村民们也通过网络了解了种花的好处,一些想法创新的人,也参与到了“种花大军”中来。

  村民朱瑞红,在种花提议上,是第一个投反对票的人,人称“朱老倔”。刘玉梅说服了他,并带他到外地的花卉市场学习,就这样,朱瑞红才将信将疑地建起了第一座花窖。如今,他已经有五座花窖,一年纯收入在一百万元左右,腰包鼓了,还得了个“朱百万”的新称呼。

  村民徐良,家里几代人都以种地为生。自从听了刘玉梅的建议,从菜农转为“花匠”后,徐良家的收入不到一年已经翻了10倍。目前,徐良有两栋花窖,每栋500平米左右,主要种植串儿红、牵牛花、三色锦等品种。种地时,家里4口人4亩地,一年人均收入万元左右,种花之后,2栋花窖年收入近40万。现在,徐良的花窖订单满满,而且还常有外县区的人慕名而来,接他去当地传授种花心得。“现在我的花从海拉尔、满洲里到济南、青岛,最大订单100万株,收入在10万元左右。”徐良还建立了100多人的客户微信群,他的花窖种植了十五六种花,一年种三茬,产量在千万株左右。

  经过近2年的建设,曙光村的花卉温室已达60栋,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为了解决花卉的销路问题,2015年,刘玉梅看准花卉温室就在高速出城口附近的地理优势,建设了齐齐哈尔中谷花卉批发市场。花不愁卖,一部分没种花的村民还能在市场里卖花创收,一举两得。目前,市场里有商家20余户,大部分是当地村民,来市场购买花卉的本地和外地人络绎不绝。

  村民徐建在市场里有个150平米的摊位,销售的花卉有百余种之多。从父亲那辈开始,徐建家中就已经开始改种鲜花了,是曙光村第一个种花的农户。现在,徐建家中有3栋花窖,主要以盆花为主。进驻市场还不到半年时间,徐建已经收入十几万元。他的花主要销往外县区、内蒙地区,“种地能挣万元已经是顶天了,这才半年,就已经翻了10倍!”徐建说到。

  一个冬天,中谷花卉批发市场的交易额就达到上千万元,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采访时,刘玉梅算了笔账,按1亩地1年的收入算,种植玉米平均收入1500元、种植蔬菜平均收入3000-5000元、大棚平均收入1万元、暖棚种植5茬菜平均收入4-5万元、种花1栋不到1亩地的花窖平均收入10万元。而且,花一年可以种2-3茬,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曾经的农村,现在一片花的海洋,四处飘香;曾经万元是天,现在年收入十万打底儿……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转变,却成为了致富典范。刘玉梅说自己没啥文化,只要能给老百姓挣钱,这村官儿就不白干。现在看来,她这个村官儿不仅干得很好,还走在了中央、省委关于种植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前列,用颠覆性的改变,为村民带来了财富。

  刘玉梅对未来充满希望,她又有了新计划,她不仅要让曙光村农民翻身致富,还要发展旅游,让这里成为集吃、住、行、娱、购于一体的度假小镇。她打算把道路维修了,把公路两侧都美化了,种上花和草,打造进城口的景观。她还想再建一百栋这样的温室大棚,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

责任编辑:张广义